(1)如圖1所示,0B是一條反射光線,ON為法線.請在圖中畫出相應的入射光線.
(2)如圖2所示,畫出入射光線AO的折射光線.
(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在圖3中畫出物體AB在鏡中的像.
分析:(1)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2)掌握光的折射規(guī)律: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1)ON為法線,題目已經(jīng)做出,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即可做出入射光線OA.如下圖所示.
(2)題中已經(jīng)畫出法線,然后根據(jù)折射規(guī)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即可.
(3)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對折射光線的畫法,平面鏡成像作圖,是一道綜合作圖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長寧區(qū)三模)小明看到教室里日光燈(如圖1所示)的懸掛結構后,心想“懸掛日光燈的兩根懸線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是不是相等?”由于不能直接測量懸線拉力,于是他和小華選擇替代器材進行了探究,他們將一根長為1米的輕質木桿(重力可以忽略不計)的兩端用豎直細線水平懸掛起來,并在細線上方用兩個力傳感器測出細線受到的拉力F1和F2.接著將鉤碼掛在兩細線之間的木桿上(如圖2所示),作為木桿受到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并將兩細線受到的拉力F1、F2和拉力F的作用點的位置記錄在表格中.

實驗序號 拉力F作用點據(jù)左側細線懸掛點距離△s 木桿受到向下的拉力F(牛) 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牛) 右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2(牛)
1 0.3 10.0 7.0 3.0
2 0.3 20.0 14.0 6.0
3 0.3 30.0 21.0 9.0
4 0.4 10.0 6.0 4.0
5 0.4 20.0 12.0 8.0
6 0.4 30.0 18.0 12.0
7 0.5 10.0 5.0 5.0
8 0.5 20.0 10.0 10.0
9 0.5 30.0 15.0 15.0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或7、8與9中F1和F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輕質木桿的兩端用豎直細線水平懸掛起來,受到的豎直向下的拉力作用點的位置不變,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
木桿受到向下的拉力F成正比
木桿受到向下的拉力F成正比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與7或2、5與8或3、6與9中F1和△s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輕質木桿的兩端用豎直細線水平懸掛起來,受到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大小不變,
拉力F作用點距左側細線懸掛點距離△s越大,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越小
拉力F作用點距左側細線懸掛點距離△s越大,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越小

③請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并歸納得出結論.
(a)分析比較實驗序號7與8與9中F1、F2與△s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豎直向下的拉力作用點位于水平木桿兩豎直細線的中點處時,
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與右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2相等
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與右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2相等

(b)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9中拉力F與F1和F2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輕質木桿的兩端用豎直細線水平懸掛起來,
木桿受到向下的拉力F等于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與右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2的和
木桿受到向下的拉力F等于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與右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2的和

(4)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后,小華認為:輕質木桿的兩端用豎直細線水平懸掛起來,左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1總是大于或等于右側細線受到木桿對它的拉力F2,小明認為該結論是錯誤的,若要證明小明的觀點,你認為還研究拉力F作用點距左側細線懸掛點距離△s在
0.5~1
0.5~1
米范圍內,F(xiàn)1與F2之間的大小關系.
⑤“懸掛日光燈的兩根懸線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是不是相等?”請你結合重心相關知識及上述有關結論對該問題進行分析.
若重心在燈的中點,則左右兩邊的拉力相等;若重心不在中點,則拉力不相等,且重心靠近哪邊,哪邊的拉力較大
若重心在燈的中點,則左右兩邊的拉力相等;若重心不在中點,則拉力不相等,且重心靠近哪邊,哪邊的拉力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東麗區(qū)一模)小靜同學用電池組(兩端電壓為3v )、電壓表、電流表和滑動變阻器等實驗器材,測定標有“2.5V”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1)如圖1所示,小靜連接的電路還沒有完成,如果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導線M應與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柱
B
B
連接.(填“A”、“B”或“D).
(2)小靜把滑動變阻器正確連入電路后,閉合開關S,發(fā)現(xiàn)燈L 不發(fā)光,電流表無示數(shù).但電壓表有示數(shù).如圖2所示.請你判斷電路中出現(xiàn)的故障可能是
燈泡處斷路
燈泡處斷路

(3)若某次實驗閉合開關后,燈泡不亮,小靜嘗試移動變阻器滑片P,發(fā)現(xiàn)小燈泡忽亮忽滅,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
滑片P接觸不良
滑片P接觸不良

(4)小靜排除故障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3所示,燈L 的額定功率為
0.75
0.75
W.
(5)在實驗中為了能得到比較準確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某實驗小組改變接入電路的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分別得到三組數(shù)據(jù),算出三個電功率值,再求平均值,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為什么?
實驗序號 電壓表示數(shù)/V 電流表示數(shù)/A 功率/W 額定功率/W
1 3.00 0.36 1.08 P額=1.08+1.52+1.89/3
=1.50
2 3.80 0.40 1.52
3 4.50 0.42 1.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
勻速直線
勻速直線
運動,是因為由二力平衡知識可知,此時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分析圖甲和丙,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3,說明:在壓力相同時,
接觸面越粗糙
接觸面越粗糙
,滑動摩擦力越大.在實驗中采用的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控制變量法

(3)分析圖甲、乙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為了進一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定量關系”,某同學在A物體上添加砝碼并均勻擺放,改變的是物體對桌面的壓力,重復上述實驗步驟進行多次實驗,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實驗次數(shù) 壓力F/N 測力計示數(shù)/N
l 2.3 1.8
2 3.3 2.6
3 4.3 3.4
4 5.3 4.2
①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中繪制圖象.

②分析圖象可得結論: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成
正比
正比

(4)如圖丁所示,在圖丙中物塊A上疊放一塊與之相同的物塊B,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塊A,使物塊B隨A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4,則F3:F4=
1:2
1:2
.若他拉著重疊體速度由0.02m/s變?yōu)?.04m/s,重疊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
不變
不變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如圖1所示的實驗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紙板的作用是
 

(2)圖2中,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
 
,此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
 

(3)如圖3所示,是小剛同學做實驗時看到氣泡上升情況的示意圖,其中
 
是沸騰時的情況.
精英家教網(wǎng)
(4)下表是小剛記錄的數(shù)據(jù).請你分析,水沸騰過程的溫度變化特點是
 
,測得水的沸點是
 
℃,其沸點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5)實驗時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試管底部,則測得的溫度值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華和小紅在廣場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戲(如圖甲所示)時,發(fā)現(xiàn)水平拋出的套圈落地時的水平距離不盡相同,引起了他們的思考.于是他們按圖乙所示方法,找來圓弧軌道(末端水平)、一個小鋼球,探究鋼球水平拋出的落地點到拋出點的水平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前,他們提出了如下猜想:
精英家教網(wǎng)
猜想1:與小球在軌道上靜止釋放時的高度h有關;
猜想2:與水平拋出點的離地高度H有關.
(1)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需用測量水平距離s.請你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幫助他們確定s的起點位置O,寫出具體的方法
 

(2)下表是他們在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
實驗
序號
軌道末端水平部分離地面的高度
H/m
小球在軌道上由靜止釋放時的高度h/m 落地點與拋出
點的水平距離s/m
落地點與拋出
點的水平距離的平方s2/m2
1 0.5 0.1 0.45 0.2
2 0.5 0.2 0.63 0.4
3 0.5 0.3 0.78 0.6
4 1.0 0.1 0.63 0.4
5 1.0 0.2 0.89 0.8
6 1.0 0.3 1.10 1.2
①分析實驗序號為
 
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
 
與小球在軌道上靜止釋放時的高度h成正比;
②綜合分析表中所給數(shù)據(jù),請你寫出s與h、H之間的關系式:
 

③接著小華又想探究小球拋出的水平距離與小球的質量是否有關.請你簡述小華的實驗方案.簡要做法:
 
;如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