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時,測得的四次數據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2厘米,則正確的測量結果應該是( �。�
A.2.12厘米B.2.127厘米C.2.13厘米D.2.15厘米

分析 在實驗中,減小誤差的有效途徑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時,要先對所有數據進行判斷,把錯誤數據刪除,然后進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數字與原始數據保持一致.

解答 解:
分析四次測量數據可以發(fā)現,2.22cm這個數據與其他三個相差太大,應該是一個錯誤數據;
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2.12cm+2.13cm+2.13cm3≈2.13cm.
故選C.

點評 此題考查學生對數據的處理、減小誤差的方法等知識點,比較簡單.但要注意求平均值時一定要先把錯誤數據篩選出來,然后用正確的數據進行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小宇做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小燈泡標有“3.8V”字樣).
(1)如圖所示,他所連接的實驗電路存在錯誤,但只需改動一根導線,即可使電路連接正確.請你在應改動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接法.
(2)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記錄的部分實驗數據和現象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知:第1次實驗中,小燈泡不發(fā)光的原因是燈的實際功率太小,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所用電源電壓約為6V.
(3)由于小宇粗心大意,沒有記錄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流表的示數,于是他根據第一次實驗數據計算出燈泡電阻:R=5Ω,再計算出燈泡的額定功率:P=2.888W.請你對小宇計算額定功率的方法作出評價;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888W,理由是燈絲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實驗次數電壓表示數/V電流表示數/I燈泡亮度
10.50.1不發(fā)光
22.00.25發(fā)光較暗
33.8正常發(fā)光
46.00不發(f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本地大氣壓的大小,其中彈簧測力計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計,活塞與針筒之間氣密性很好,針筒內的摩擦忽略不計.他進行了如下實驗:

(1)首先,小明測量了針筒全部刻度的總長度為4cm,則針筒活塞的橫截面積為0.5cm2;
(2)于是他重新將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當彈簧測力計示數為5.1N時,針筒開始向右移動.則本地大氣壓強的測量值為1.02×105帕.
(3)小明發(fā)現將活塞推至底端時,注射器前端小孔內的氣體無法排盡,這將使得大氣壓的測量值偏�。ㄟx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小剛所在的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進行如下的實驗研究:測定額定電壓為“3.8V”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及定值電阻R的阻值.
①閉合S1、S2、斷開S3,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得到表中三組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則R=7.5Ω
②若在進行實驗時發(fā)現電壓表突然損壞,改組同學手邊有多余②電流表但無電壓表,為了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小剛靈機一動,設計了如圖乙所示電路圖,并進行如下操作:
A.調節(jié)滑片至阻值最大處,并同時閉合S1、S2、S3;
B.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直至電流表A1的示數為0.48A(此空結果保留兩位小數),記下電流表A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1.872W.
 1 2 3
 電壓U/V 2.2 2.4 3
 電流I/A 0.20 0.25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下面三幅圖中,關于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的撐桿對運動員沒有彈力作用
B.放在桌面上的彈弓對桌面沒有彈力作用
C.皮球落在地面上時,只對地面有彈力,地面對球沒有彈力
D.彈力改變了撐桿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山東省淄博市(五四學制)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做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小芳第一個完成了實驗.請完成下列問題:

(1)她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用調好的天平稱量出空燒杯的質量為10g;

B.將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用天平稱出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為__g;

C.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當量筒內液面靜止時,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則鹽水的體積為15cm3.

(2)小芳根據實驗中的測量數據得出鹽水的密度ρ=__g/cm3.

(3)小芳同學的實驗會帶來很大誤差,你認為測量結果____(填“偏大”或“偏小”)另一個同學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步驟,只要將小芳同學主要實驗步驟的順序稍加調整,就會大大減小上述誤差.這位同學調整后的主要實驗步驟是___(只填寫實驗步驟前的代號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山東省淄博市(五四學制)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據報道,我國科學家造出“世界上最輕材料——全碳氣凝膠”,這種材料密度僅為 0.16mg / cm3,“0.16mg / cm3”表示的物理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塊100cm3的“全碳氣凝膠”的質量為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同學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記下了物距和像距之間的關系,并繪出如圖所示的圖象.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A.透鏡的焦距等于20厘米
B.透鏡的焦距小于20厘米
C.物距從0增至20厘米的過程中所成像為實像
D.物距從0增至20厘米的過程中所成像為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速度之比為1:2,則它們所用的時間之比為( �。�
A.3:4B.4:3C.1:3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