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經常要對物理量進行估測。下列估測合理的是( 。

A.課桌高度約1.2dmB.托起八年級物理課本的力約為50N

C.一瓶礦泉水的質量約500gD.某位病人的體溫約45°C

【答案】C

【解析】

A、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A不合理;

B、八年級物理課本的質量約0.3kg,托起八年級物理課本的力在

F=G=mg=0.3kg×10N/kg=3N

左右。故B不合理;

C、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約500cm3,其質量在

m=ρV=1.0g/cm3×500cm3=500g

左右。故C合理;

D、人體正常體溫不超過37°C,病人發(fā)燒體溫可能高一些,但不可能超過40°C。故D不合理。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在的AI智能機器人可以用簡單語言與人類交流。關于機器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機器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

B.機器人的聲音與普通人類的聲音音色不同

C.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3×108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寒假,小明的爸爸從無錫開車帶他到山東乳山市銀灘游玩。一路上車載收音機播放著江蘇某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以汽車為參照物,小明的爸爸是 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汽車進入某較長隧道后,該頻道信號突然消失。小明由此猜想“隧道里不存在無線電波”。下列措施中可以驗證此猜想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調大音量;調換其他頻道;試用車載導航;用手機通話;關閉車載收音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生活中的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面鏡成像時,物體與平面鏡距離越遠,所成的虛像越小

B.使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成像時,其成像特點與放大鏡的相同

C.在教室的各個位置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為光線在黑板上發(fā)生了漫反射

D.由于光的折射,太陽落山時,我們觀察到的太陽,其實際位置應在地平線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月球上的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和猜想。如關于“月球是否存在磁場”問題,小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制定出在月球上探究猜想的實驗方案。

小強的猜想:月球像地球一樣,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在它的周圍存在磁場,并且也有類似于地球的地磁南極和地磁北極的“月磁”南極和“月磁”北極。

小強的實驗方案:

l)取一個小磁針用細線懸掛在月球表面附近,如果它靜止時指向某一方向,則說明月球周圍存在磁場。

2)小磁針靜止時,它的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月磁”的北極。

請指出該實驗方案中的錯誤或不足之處,并將錯誤或不足之處改正過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一個凸透鏡成像時,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實像總是正立的 B. 實像和虛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縮小的

C. 成實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越大 D. 成虛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雷電是大氣中劇烈的放電現象。云層之間、云層和大地之間的電壓可以達到幾百萬伏至幾億伏,放電時的電流可達幾萬安至十幾萬安,產生很強的光和聲。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裝_______可以避雷。當有雷電時,電荷會從避雷針傳入大地,從而避免電流通過建筑物產生破壞作用,實質上是建筑物被_______。高壓輸電鐵塔最上面的兩條導線是用來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20年初新冠肺炎開始在全球蔓延。為了阻止新冠肺炎的蔓延,戴口罩、隔離、噴灑消毒液,都能有效的阻止其蔓延。316日九年級同學戴上口罩返校開學。當同學們進入教室,聞到了濃濃消毒液的氣味,戴眼鏡的同學的鏡片上有了霧氣。有的同學在手上、文具上噴灑酒精消毒,發(fā)現不一會酒精干了。手上噴灑酒精后有一點涼涼的感覺……。請你根據上面的描述和所學物理知識提出兩個相關問題并回答。

示例:

問題:鏡片上的霧氣是怎樣形成的? 回答:呼出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1)問題:________ ;回答:________;

(2)問題:________;回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電熱毯和導線相連接,通電時,電熱毯發(fā)熱,但導線卻不怎么熱,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電熱毯的電阻大

B.電熱毯電熱絲中的電流大

C.電熱毯的功率大

D.電熱毯兩端的電壓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