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拉著一木塊P沿水平面以1m/s的速度勻速向右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N.若每只滑輪重1N,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問:
(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2)在2s內(nèi)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3)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分析 將此題中的三個滑輪分為兩部分來看,上面的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構成了一個滑輪組,下面的一個定滑輪在拉木塊,因定滑輪不改變力的大小也不能改變移動的距離,故此題可簡化為滑輪組(一定一動)在拉木塊,即此滑輪組有2段繩在拉木塊,木塊所受拉力為4N,移動速度為1m/s.

解答 解:
(1)每只滑輪重1N,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動滑輪上有2段繩子在拉木塊,
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frac{1}{2}$(F+G)=$\frac{1}{2}$×(4N+1N)=2.5N;
因為木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木塊受到的摩擦力f=F=4N,
因n=2,則繩端移動距離為木塊移動距離的2倍,
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frac{{W}_{有用}}{{W}_{總}}$=$\frac{f{s}_{物}}{F•n{s}_{物}}$=$\frac{f}{nF}$=$\frac{4N}{2×2.5N}$×100%=80%;
  (2)2s內(nèi)拉力移動的距離:s=2s=2vt=2×1m/s×2s=4m,
故拉力做功:W=Fs=2.5N×4m=10J;
 (3)拉力的功率:P=$\frac{W}{t}$=$\frac{F{s}_{拉}}{t}$=Fv=Fnv=2.5N×2×1m/s=5W.
答:(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
(2)在2s內(nèi)拉力F做的功是10J;
(3)拉力的功率是5W.

點評 要做出本題的前提是要會對題目中的滑輪進行分析,簡化成一動一定的滑輪組后解題方向就比較明朗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為蝸牛的豎直墻面上緩慢爬行的圖片,蝸牛爬行的時候哦會分泌出一種粘液,蝸牛正是靠這種黏液在墻上爬行的,蝸牛能牢牢靜止在豎直的墻面上而不會掉落,這是因為蝸牛(  )
A.蝸牛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本身的重力
B.蝸牛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本身的重力
C.蝸牛緩慢向上爬行時,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D.蝸牛緩慢向上爬行時,受到的摩擦力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質(zhì)量為2000Kg的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向西運動,如果它受到的牽引力F是5000N,那么它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少牛?方向如何?(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利用圖象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以下圖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水沸騰時溫度--時間圖象
B.
勻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圖象
C.
定值電阻電流--電壓圖象
D.
電壓一定電流-電阻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下列四個句子(1)這首歌調(diào)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請勿高聲喧嘩.其中“高”字指響度的是(2)(4),且響度是由振幅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小明在學習“從粒子到宇宙”的知識后有下列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
A.掃地時灰塵飛舞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B.炭筆畫出連續(xù)的線,放大鏡觀察線并不連續(xù),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微觀粒子的歷程中,人們首先發(fā)現(xiàn)了質(zhì)子
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它是有起源的、膨脹的和演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實例中沒有用到大氣壓的是( 。
A.醫(yī)生用注射器給病人注射藥夜B.用吸管吸飲料
C.拔火罐D.用真空吸盤搬鋼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據(jù)了解,南呂市紅谷隧道的水下部分主要由12節(jié)超長距離的沉管沉放對接而成,如圖所示,沉管是由鋼筋混凝土制成的密閉空心長方體,其長、寬、高分別為115m、30m、8m,每根沉管的質(zhì)量約為2.7萬噸(說明:為方便處理,沉管模型及數(shù)據(jù)作了調(diào)整,g=10N/kg,混凝土的密度為3.0×103kg/m3
(1)求沉管在足夠深的水中靜止后受到的浮力
(2)將該節(jié)沉管安裝在已疏浚好的水平基槽內(nèi),若基槽距水面深度為3Om,求沉管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
(3)沉管安裝完畢后,其底部與基槽密合并填埋,求此時沉管受到的浮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圖中的設備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