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晚上,在桌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平面鏡放在白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從側面看________(選填“平面鏡”或“白紙”)比較亮,此時發(fā)生了_______反射;

【答案】 白紙

【解析】當用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時,平面鏡發(fā)生的是鏡面反射,所以所有的反射光都垂直鏡面豎直向上,當人是從側面看白紙,鏡面反射的光幾乎沒有進入眼睛,所以看到鏡子是暗的;而照射到白紙上的光會發(fā)生漫反射,會向四面八方反射,即使人站在側面看,也會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紙是亮的。

故答案為:白紙 漫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物理學的角度對以下成語進行解釋,正確的是

A. 震耳欲聾——聲音的響度很大

B. 隔墻有耳——聲音的傳播可以不需要介質

C. 掩耳盜鈴——固體可以傳聲

D. 耳熟能詳——聲音的傳播速度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見的光現(xiàn)象,如做光學游戲的“手影”、留下美好記憶照片的“攝影”、幻燈機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們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手影﹣﹣﹣光的反射
B.攝影﹣﹣﹣平面鏡成像
C.投影﹣﹣﹣凸透鏡成像
D.倒影﹣﹣﹣光的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焦距時,小華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方,如圖所示.當在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時,測得這個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小華推斷,凸透鏡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認為小華的推斷(選填“正確”或“不正確”).
(2)為了檢驗小華的推斷是否正確,可將凸透鏡向下方的紙張慢慢移近,若觀察到紙上呈現(xiàn)的光斑變(選填“大”或“小”),則他的推斷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大慶卷】某同學做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電源電壓3V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標有“3A、5Ω”的字樣,所用小燈泡是額定電壓為“2.5V”“2.2V”中的一個。

(1)電路圖如圖所示,圖中尚有兩根導線未連接,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補上。

(2)在連接電路中,開關應處于________狀態(tài)。(填閉合斷開

(3)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上的滑片應移到____端。(填

(4)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fā)現(xiàn)滑片在中點附近位置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示數如圖,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____A,則該實驗中所用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____W。繼續(xù)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fā)現(xiàn)小燈泡發(fā)出耀眼的亮光,則此時小燈泡的功率________額定功率。(填大于等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理實驗小組在“探究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時,在內徑約為l cm、長為60cm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內留一個小氣泡后封住開口.將玻璃管翻轉后豎直放置,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
(1)實驗小組的同學在討論“如何測量氣泡從O點運動到10cm、20cm、30cm和40cm處所用的時間?”,甲同學的方案是“將玻璃管翻轉豎直放置后立即計時如圖(1)”;乙同學的方案是“將玻璃管翻轉豎直放置后,等氣泡運動上升一定距離開始計時如圖(2)”.你同意同學的方案.
(2)按照正確的方案,測得的數據如表,負責記錄的同學漏記一次的時間,請你為他填上.

從O點開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

0

5

10

20


(3)以路程s為縱坐標、時間t為橫坐標,在圖(3)中畫出氣泡運動的s﹣t圖象.
(4)氣泡在10cm到40cm區(qū)間的速度是m/s.
(5)從圖象可以看出,氣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運動的路程和時間近似成(正/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互聯(lián)網絡,即________ , 是一個全球性網絡,它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磁性材料已經廣泛的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下列器件中,沒有應用磁性材料的是(  )

A. 錄像帶 B. 錄音帶 C. VCD光盤 D. 存儲軟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發(fā)動機常用水來做冷卻劑,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____,若發(fā)動機中儲有10kg水,當水溫升高200C時,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J。已知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