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是吊車起吊貨物的結構示意圖,伸縮撐桿為圓弧狀,工作時它對吊臂的支持力始終與吊臂垂直,使吊臂繞O點緩慢轉動,從而將貨物提起并安放到需要的地方.
(1)請在圖中分別畫出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的示意圖及該力的力臂.
(2)在吊起同一重物時,勻速頂起吊臂的過程中,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變小還是變大?請利用杠桿平衡條件等知識分析說明.

分析 (1)①力的示意圖是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要素表示出來,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②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2)在勻速頂起吊臂的過程中,分析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變化,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出動力的變化.

解答 解:(1)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的作用點在吊臂上,方向垂直于吊臂向上,過支持力的作用點,沿支持力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用F表示,然后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做垂線段,垂線段L即為其力臂,如圖所示:

(2)吊車吊起貨物的過程中,阻力不變,阻力臂減小,動力臂不變,動力減小,所以支持力逐漸變。
答:(1)伸縮撐桿對吊臂的支持力的示意圖及該力的力臂見解答;
(2)吊車吊起貨物的過程中,阻力不變,阻力臂減小,動力臂不變,動力減小,所以支持力逐漸變小.

點評 此題考查力的示意圖和力臂的畫法,同時考查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正確得出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變化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如圖,一卡車車廂底板距地面1.5m高,小明把一塊3m長的鋼板AB搭在車廂底板上,構成一個斜面.他通過這個斜面,用F=600N的力,把一個大木箱由B處推到A處,已知木箱重為1000N.
(1)把木箱由B處推動A處,用了30s時間,求木箱的運動速度.
(2)小明推木箱做了多少功?
(3)這個過程中,大木箱受到鋼板的摩擦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這是一個自制的測定風速的裝置,其中風速表是由電壓表改裝而成,“T”型管道的豎起管內(nèi)裝有一個可上下自由移動的輕質(zhì)活塞A,A和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相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風速變大,R1的阻值變大B.風速變大,活塞向下運動
C.風速變大,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學習了刻度尺的使用與讀數(shù)方法以后,甲同學按科學老師的讀數(shù)要求,用某種刻度尺為乙同學測量出身高是16.34分米,根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分析,乙同學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有下列四次測量,其中會導致測量值比真實值小的一組是C(用字母回答)
①用膨脹的木尺測量一鐵塊的長度
②某同學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溶液,仰視量筒內(nèi)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15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9mL,則倒出的液體體積為6mL
③欲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細銅絲纏繞在鉛筆桿上時沒有緊密纏繞
④用天平測物體質(zhì)量,所用砝碼已經(jīng)磨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學習了長度測量后,小明常用各種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一次,他用刻度均勻的米尺測量一張小桌面的邊長,讀數(shù)為0.980米,無意之中將這把米尺跟標準米尺校對,發(fā)現(xiàn)此米尺的實際長度為1.002米,則這張小桌面的實際邊長約為( 。
A.1.002米B.1.020米C.0.982米D.0.987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明想利用電能表測出家中微波爐的電功率.他觀察到電能表上標有1600imp/kw•h(imp的含義是閃爍次數(shù)),當電路中只有微波爐工作時,測出1min內(nèi)指示燈閃爍32 次,1min內(nèi)微波爐耗電7.2×104焦耳,它的電功率為12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都與物理知識有關:
(1)家庭電路中,用銅或鋁制作導線而不是用價格更便宜的鐵,是因為在相同條件下銅或鋁的電阻較小.
(2)冬天搓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若將點燃的蠟燭依次放在a、b、c、d四處,其中蠟燭放在b處得到的實像離凸透鏡最遠,放在d處得到的實像最。旁赼處得到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