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一個人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全程平均速度為12km/h,若前$\frac{2}{3}$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為10km/h,則后$\frac{1}{3}$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 先算出以12km/h的速度行駛了整個路程的時間,再算出以10km/h的速度行駛前$\frac{2}{3}$路程用的時間,可求汽車行駛后$\frac{1}{3}$路程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汽車后$\frac{1}{3}$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設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為3S,
汽車行駛全程所用的時間為:t
t=$\frac{3s}{v}$=$\frac{3s}{12km/h}$,
行駛前 $\frac{2}{3}$路程用的時間為:
t1=$\frac{2s}{{v}_{1}}$=$\frac{2s}{10km/h}$,
走后 $\frac{1}{3}$路程所用的時間為:
t2=$\frac{s}{{v}_{2}}$,
因為t=t1+t2   
代入以上數據可得:$\frac{3s}{v}$=$\frac{2s}{{v}_{1}}$+$\frac{s}{{v}_{2}}$
即:$\frac{3s}{12km/h}$=$\frac{2s}{10km/h}$+$\frac{s}{{v}_{2}}$
解得,V2=20km/h.
答:后1/3路程的平均速度為20km/h.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計算,求出汽車全程用的時間和行駛前$\frac{2}{3}$路程用的時間是解題的關鍵,為了簡化計算,可設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為3S.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沈認真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請你幫他完成下列內容.
表1:
實驗次數物距u/cm像距v/cm
13015
22020
31530
45/
(1)圖表1是他實驗時記錄的幾組數據:
①由實驗數據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②第3次試驗時所成像的特點可應用在投影儀上(選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
③第4次試驗時移動光屏,發(fā)現光屏上只有光斑(圖中未畫出).下列關于光斑的說法正確的是:C(填寫選項字母).
A、光斑是燭焰所成的實像
B、光斑是燭焰所成的虛像
C、光斑是燭焰發(fā)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2)實驗中,他猜想像距的大小可能與物距有關,也可能與透鏡的焦距有關.于是他為了研究像距與焦距的關系,選用了三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進行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表2所示.
表2:
實驗次數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
115817
2151030
3151260
①分析表2中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相同,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
②根據你所學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知識分析,第三次實驗所成的像比第一次實驗所成的像要大(選填“大”或“小”).
③若他將物距調整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的像,他應在表2給出的三個透鏡中選用焦距為8cm的凸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學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亮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做了進一步探究(如圖所示)

(1)為測量凸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透鏡,需調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圖甲是調節(jié)完成的狀態(tài),該透鏡的焦距f=10.0cm;
(2)小亮按圖乙組裝好實驗裝置.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他發(fā)現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蠟燭和光屏間距離較;
(3)當蠟燭在光具座上A處時,光屏在B處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圖所示,現將蠟燭從A處向左移動距離s到C,為再次成清晰的像,則他應將光屏向左(填“左”或“右”)移動,移動距離s′>s(選填“>”、“<”或“=”),這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填像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如圖所示電路,開關閉合后,電流表A1的示數為1.2A,A2的示數為0.8A,A3的示數為0.5A,求:
(1)通過燈泡L1的電流;
(2)求燈泡通過L2的電流;
(3)通過L3的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的滑板車深受青少年喜愛,小明正“駕駛”滑板車向前滑行,圖中小明一只腳站立其上,另一只腳不時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車前進,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小明發(fā)現路旁的草地往后退,他是以滑板車為參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8.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上繞線,使勻速提升重物G時最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體溫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如圖所示的體溫計示數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如圖所示,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有:木板(長120.0cm,底端有金屬擋板)、小車(長15.0cm)、秒表、木塊.
(1)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是為了減小測量時間(選填“路程”或“時間”)時造成的誤差.
(2)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大(選填“大”或“小”).
(3)一次實驗中,小華測得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兩個車長的距離所用時間為1.2s,則小車的平均速度為0.25m/s.
(4)若保持斜面傾角不變,利用本實驗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測出7組小車從靜止釋放到撞擊金屬擋板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伐木工人常借助河水流動將木材運出山林,若將一根體積為1m3的木材放入河水中,露出水面的體積是0.384m3(取g=10N/kg)求:
(1)木材所受到的浮力;
(2)木材的密度;
(3)若將這樣的木材5根捆在一起做成木筏,最多能運載多重的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