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某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歐姆定律時,采用了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實驗中他們選用的定值電阻分別是5Ω、10Ω、15Ω,電源電壓是3V,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范圍是0~20Ω.

(1)他們在探究某一因素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采用
控制變量
控制變量
法,實驗分兩步進行:
①保持電阻不變,探究電流與
電壓
電壓
的關系.②保持電壓不變,探究電流與
電阻
電阻
的關系.
(2)根據甲圖的電路圖連接圖乙的實物圖(導線不能交叉,與電路圖完全一致).
(3)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時發(fā)現電流表幾乎沒有示數,電壓表有明顯的示數.則發(fā)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電阻斷路
電阻斷路

(4)排除故障后,同學們繼續(xù)進行實驗.一位同學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首先選擇5Ω的定值電阻做實驗,讀取完電流表示數后,直接拆下5Ω的定值電阻改換成10Ω的定值電阻,并立即讀出電流表示數,他認為這樣操作簡捷高效.那么,請你指出他在操作中兩個錯誤:①
改接電路時沒有斷開開關
改接電路時沒有斷開開關
;②
更換電阻后沒有移動滑片使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
更換電阻后沒有移動滑片使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

(5)在研究電阻對電流的影響時,根據正確的實驗數據作出了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則在實驗過程中電壓表的示數應為
2.5
2.5
V.
(6)由圖丙可以得出結論:
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分析:(1)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應采用控制變量法,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答題.
(2)分析圖甲所示電路結構、明確各電路元件的連接方式,然后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圖.
(3)常見的電路故障有斷路與短路,根據電路故障現象分析電路故障.
(4)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應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改接電路時,應斷開開關.
(5)根據圖丙所示圖象,找出電流與電阻的對應關系,然后答題.
(6)根據丙圖所示電流與電阻的對應關系,得出結論.
解答:解:(1)在探究某一因素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實驗分兩步進行:①保持電阻不變,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②保持電壓不變,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2)把電阻、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接入電路,電壓表并聯(lián)在待測電阻兩端,實物電路圖如圖所示.
(3)閉合開關,電流表幾乎沒有示數,電路存在斷路,電壓表有明顯偏轉,說明電壓表并聯(lián)電路之外電路不存在斷路,則與電壓表并聯(lián)的電阻斷路.
(4)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應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在用10Ω電阻替換5Ω電阻時,應先斷開開關,拆下5Ω的電阻,然后換上10Ω的電阻,閉合開關,移動滑片,是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然后讀出電流表示數.
(5)探究電流對電阻的影響時,要保持電阻兩端電壓不變,由圖丙所示圖象可知,電流為0.5A時,電阻為
10Ω,∵I=
U
R
,∴電阻兩端電壓U=IR=0.5A×5Ω2.5V.
(6)由圖丙所示實驗可知,I-R圖象是反比例函數圖象,即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的乘積是定值,電流與電阻成反比,由此可知: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故答案為:(1)控制變量法;①電壓;②電阻;(2)實物電路圖如圖所示;(3)①改接電路時沒有斷開開關;②更換電阻后沒有移動滑片使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4)2.5;(6)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點評:本題應用了控制變量法,要掌握控制變量法的應用,要會根據實驗目的確定實驗需要控制的變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2、某校興趣小組同學想探究“一段電路中的電流跟電阻的關系”,設計了如下圖甲所示的電路圖.
(1)根據該興趣小組設計的圖甲電路圖,把圖乙的實物圖連接完整.

(2)通過實驗,該興趣小組測得4組數據,如下表所示:
其中第4次實驗時電流表的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請把測得的電流數值填入表格中.
實驗序號 電壓/伏 電阻/歐 電流/安
1 2 4 0.5
2 2 5 0.4
3 2 8 0.25
4 2 10
0.2
    
(3)在此探究實驗過程中,當E、F兩點間的電阻由4Ω更換為5Ω后,為了探究上述問題,你認為應該采取的操作是
D

A.閉合開關,讀出電流表的讀數     B.閉合開關,將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左移
C.改變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       D.閉合開關,將變阻器的滑片適當向右移
(4)從該實驗中你可得出什么結論?
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或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越大,導體中的電流越小)
.(用文字表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虹口區(qū)一模)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研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如圖所示,他們在常溫下將橫截面積、長度不同的鐵絲接入電路的MN兩點間,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后計算出阻值,將數據記錄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鐵絲
實驗
序號
橫截面積S
(毫米2
長度l(米) 電阻R
(歐)
1 0.2 1.0 0.5
2 0.2 2.0 1.0
3 0.2 3.0 1.5
表二 鐵絲
實驗
序號
橫截面積S
(毫米2
長度l(米) 電阻R
(歐)
4 0.1 1.0 1.0
5 0.3 4.5 1.5
6 0.4 2.0 0.5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4或2與6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常溫下,
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2)分析比較
表一
表一
(選填“表一”或“表二”)的相關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常溫下,
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
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

(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關數據,并歸納得出結論.
①分析比較1與6、2與4或3與5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常溫下,
同種材料的導體,長度與橫截面積的比值相同,電阻相同
同種材料的導體,長度與橫截面積的比值相同,電阻相同

②分析比較1與6、2與4和3與5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常溫下,
同種材料的導體,長度與橫截面積的比值越大,電阻越大
同種材料的導體,長度與橫截面積的比值越大,電阻越大

(4)他們繼續(xù)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數據及相關條件,發(fā)現無法得到導體的電阻與材料的關系.為了進一步探究導體的電阻與材料的關系,需添加的器材為
(選填“甲”、“乙”或“丙”).
器材:導體甲    橫截面積為0.2毫米2、長度為2米的鐵絲
導體乙    橫截面積為0.1毫米2、長度為2米的鎳鉻合金絲
導體丙    橫截面積為0.3毫米2、長度為4.5米的錳銅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7?閘北區(qū)二模)某小組同學探究電池的“新”、“舊”與什么因素有關.甲同學認為“與電池兩端電壓有關”;乙同學認為“與通過電池的電流大小有關”;丙同學認為:電源作為閉合回路的一部分、電流流過電源、電源本身對電流也有阻礙作用、“電池的“新”與“舊”與電池的阻礙作用有關”.在老師的幫助下、同學們分組實驗、設計表格、連接電路、一邊實驗、一邊記錄數據、實驗電路如圖所示.如果用
(U1-U2)R1
U2
表示電池本身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某同學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序號
相同型號的干電池一節(jié)
電鍵斷開時、電壓表示數U1(伏) 電鍵閉合時、電壓表示數U2(伏) 兩次電壓值之差(U1-U2)(伏) 電鍵閉合時、電流表示數(安) 電池本身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U1-U2)R1
U2
(歐)
1 “新”電池 1.50 1.40 0.10 0.12 0.7
2 “新”電池 1.50 1.40 0.10 0.11 0.7
3 半“新”電池 1.40 1.20 0.20 0.085 1.67
4 半“新”電池 1.35 1.15 0.20 0.10 1.74
5 “舊”電池 1.32 1.00 0.32 0.08 3.2
6 “舊”電池 1.30 0.90 0.40 0.075 4.4
(1)分析表中第三列的數據、可以得出:電池“新”、“舊”與電鍵斷開時、電壓表示數U1之間的關系是:
電池兩端電壓越大,電池越新
電池兩端電壓越大,電池越新

(2)分析表中
第五列
第五列
的數據、可以得出:電池“新”、“舊”與電鍵斷開、閉合兩次電壓值之差(U1-U2)的關系為:兩次電壓值之差越小、電池越“新”;
(3)進一步分析、最后一列的數據、可以得出::電池的“新”、“舊”與電池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有關
有關
(選填“有關”或“無關”);
(4)電池阻礙作用(
(U1-U2)R1
U2
)越大、表明電池越
(選填“新”或“舊”);(5)經過上述實驗、你認為乙同學觀點的本質是
電池對電流有阻礙作用
電池對電流有阻礙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探究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電源、電鍵、若干已知阻值的電阻、幾個電壓表和電流表、若干根導線進行實驗.先通過實驗得到“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的規(guī)律,然后按圖1(a)所示的電路圖連接電路繼續(xù)實驗.試接觸后,發(fā)現表A的表盤如圖1(b)所示,發(fā)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修正后,重新進行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電源電壓為6伏
實驗序號 支路1 支路2 干路電流
電阻(歐) 電流(安) 電阻(歐) 電流(安)
1 5 1.2 10 0.6 1.8
2 15 0.4 10 0.6 1.0
3 20 0.3 10 0.6 0.9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中干路中電流與支路1、支路2中電流的數量關系,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中的支路1、支路2電阻阻值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支路2中的電阻一定時,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隨著
 

(3)為了研究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和各電阻的關系,該組同學又利用原來的電源(電壓仍為6伏)連接了如圖2所示的電路,并用電阻R替換上述實驗中的R1和R2.則在實驗序號2中應采用阻值為
 
歐的電阻作為R;每次實驗時,眼睛主要應該觀察電路中的電流表示數,使它與原來并聯(lián)電路
 
的示數相同.
(4)進一步分析比較表中的支路1電流I1和電阻R1的乘積與支路2電流I2和電阻R2的乘積的關系,可得到的結論是: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某小組同學按圖所示的電路圖連接電路,做“探究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他們用電壓表測出各支路和干路兩端的電壓值,用電流表測出各支路和干路中的電流值,并通過用不同阻值的電阻多次實驗和改變電源電壓,得到的實驗
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
序號
電阻R1
(歐)
電阻R2
(歐)
電壓U1
(伏)
電壓U2
(伏)
電壓U
(伏)
電流I1
(安)
電流I2
(安)
電流I
(安)
1 10 10 6 6 6 0.6 0.6 1.2
2 20 20 6 6 6 0.3 0.3 0.6
3 5 10 4 4 4 0.8 0.4 1.2
①分析比較
 
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都相等(且等于電源電壓).
②分析比較表格中第7、8、9列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③該小組同學在得到并聯(lián)電路電壓和電流的特點后,結合歐姆定律,推導得到了教科書上的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與各并聯(lián)電阻的關系式.若要驗證推導得到的關系式是否正確,同學們采取的驗證方案如下.
a.嘗試計算電阻:
 
.(寫出計算公式)
b.進行實驗操作:
 
.(寫明操作的要點)
c.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果:
 
.(寫明觀察的要點和得出結論的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