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描繪了山水相依的美麗風景,青山“走”的參照物是竹排;“船到江心拋錨遲,懸崖未到早勒馬.”是勸人做事早作準備的俗語,“早勒馬”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馬具有慣性.

分析 (1)根據(jù)“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變了則物體是運動的,位置不變物體是靜止的”判斷題中所選參照物是什么.
(2)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解答 解:(1)兩岸的青山相對于竹排的位置不斷變化,則“青山兩岸走”是以竹排為參照物.
(2)人和馬原來都處于運動狀態(tài),如果到懸崖邊上再勒馬,馬由于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運動,人和馬會跌落懸崖,造成傷亡事故,所以,“早勒馬”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馬具有慣性.
故答案為:竹排;慣性.

點評 (1)知道“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變了則物體是運動的,位置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這是解題的關鍵;
(2)本題借助古詩句來對物理知識進行考查,即要求我們熟練掌握物理知識,又能準確理解詩句的含義,有一定的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有四只相同體積的燒杯,各盛有質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其中盛汽油的燒杯是(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我國不少地區(qū)把陰霾天氣現(xiàn)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統(tǒng)稱為“霧霾天氣”.關于霧和霾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xiàn)象
B.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氣層中形成的
C.霧是由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螓}粒等顆粒形成的
D.霧和霾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海右中學到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部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碰到技術員正在處理一批假冒的“名牌”小燈泡.小明被安排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檢測這些小燈泡的質量是否合格.小明一看.檢測器材跟平時在學校做實驗用的器材差不多;再看那些小燈泡.做工明顯粗糙.盡管標注的有點模糊.但依稀還能辨認出“2.5V 0.3A”字樣.

(1)答題紙上已畫出了小明連接檢測小燈泡的實物電路的一部分.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 在答題紙上幫小明完成該實物電路的連接.
(2)小明連接好檢測電路后,對其中一只小燈泡進行檢測.得到了表中的檢測數(shù)據(jù).由這 些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小燈泡在標注電壓下工作時.通過它的實際電流比標注電流要大.
電壓0.51.01.52.02.52.7
電流/A0.220.250.280.300.32/
亮度微亮→較亮→亮→很亮燒壞
(3)如果小燈泡生產(chǎn)廠家制作燈絲的原材料質量是合格的.則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 是燈絲的長度變短,電阻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通過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推測無法直接感知的事物,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科學方法.例如:如:由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推知分子間有空隙,下列能體現(xiàn)這種科學方法的是( 。
A.在兩張自由下垂的紙中間向下吹起,研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B.用彈簧形變時具有勢能,說明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勢能
C.測量不規(guī)則小石塊的體積時,小石塊排開水的體積就是它的體積
D.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用拉力的大小代替摩擦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在測量額定電壓是2.5V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
(1)為完成實驗,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連接完整.

(2)若開關閉合后,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小燈泡發(fā)光較暗且亮度一直不變,則故障原因是滑動變阻器都接在下面的兩接線柱.
(3)故障排除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2V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小燈泡此時的電功率為0.44W,若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填“左”或“右”)移動,直到電壓表示數(shù)達到2.5V為止.
(4)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記下多組電流表及對應電壓表的示數(shù),并畫出圖丙所示的I-U圖象,從圖象可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0.6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玻璃瓶里裝一些紅色的水,取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讓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水中,并從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氣體,水升入細玻璃管中.當把此裝置從山腳帶到山頂時,發(fā)現(xiàn)玻璃管內(nèi)液面會升高(選填“升高”或“降低”);如果將瓶內(nèi)灌滿水,塞緊塞子,用力擠壓瓶子,發(fā)現(xiàn)玻璃管內(nèi)液面上升,這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的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托里拆利實驗第一次測定了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如圖所示,物體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壓在墻上靜止不動,則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是30N;物體B重30N,放在一平方米的桌面上,B的底面積為50平方厘米,則桌面受到的壓強為60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