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20.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使電壓表V1示數(shù)與電壓表V2示數(shù)之比為2:1,此時R2的功率為P1;再次移動滑片,使電壓表V1示數(shù)與電壓表V2示數(shù)之比為1:2,此時R2的功率為P2,則P1:P2為( �。�
A.1:4B.1:2C.1:1D.4:1

分析 首先求出兩種情況下R2的電壓之比,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特點,求出R1的電壓之比,即可求出通過定值電阻R1的電流之比,即通過R2的電流之比,根據(jù)P=UI可求兩種情況下R2的電功率之比.

解答 解:在第1種情況下,R2兩端的電壓U21=12+1U=U3,R1兩端的電壓為U11=U-U3=2U3;
在第2種情況 下,R2兩端的電壓U22=21+2U=2U3,R1的電壓為U12=U-2U3=U3,
根據(jù)電阻不變時,通過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所以,兩種情況下通過R1的電流之比I11I12=U11U12=21,即兩種情況下通過R2的電流之比;
P1P2=U21×I11U22×I12=12×21=11
故選C.

點評 本題關鍵是正確選擇電功率的計算公式求比例,并要熟練運用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特點和電流的特點及在電阻不變時,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即可迅速得出正確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汽車上的GPS定位導航系統(tǒng)是利用電磁波(選填“超聲波”或“電磁波”)進行定位和導航的,該波能(選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小麗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鉤碼的方法,分別做了甲、乙、丙3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實驗
次數(shù)
鉤碼所受的
重力G/N
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繩端移動的
距離s/m
機械效率
η
120.051.00.1566.7%
240.051.70.1578.4%
360.050.15
(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
(2)表格中編號①處數(shù)據(jù)應為2.4,編號②處數(shù)據(jù)應為83.3%.
(3)分析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主要與提起物體受到的重力有關.
(4)若將此滑輪組換一種繞繩方法,不計摩擦及繩重,提升相同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小華同學站在平面鏡前,那么他和他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圖示為一種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厚度只有幾微米,可彎曲,1g薄膜太陽能電池1h可提供6×10-3kW•h的電能,它可以貼在玻璃上,制成太陽能發(fā)電窗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能不是清潔能源
B.太陽能從太陽傳遞到薄膜電池上沒有能量損失
C.薄膜太陽能電池將電能直接轉(zhuǎn)化為光能
D.1g薄膜太陽能電池1h可提供2.16×104J的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為一商場運行中的自動扶梯.某一顧客站在上行的自動扶梯上.當我們說該顧客“靜止”時.所選的參照物是( �。�
A.顧客本身B.扶梯
C.大樓地面D.隨相鄰扶梯下行的乘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如圖所示,工人通過動滑輪把50kg的水泥從地面緩慢提升到4m高的樓頂,所用拉力為300N,此過程中機械所做的有用功為2000J,機械效率約為83.3%.(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9.(1)如圖所示,橡皮用細線拴住作圓周運動,請畫出橡皮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兩束入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為了測量某種飲料的密度,取適量這種飲料進行如下實驗:
(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選填“平衡螺母”或“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如圖1),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橫梁平衡.天平平衡時,可看成等臂(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2)把盛有適量飲料的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內(nèi),增減右盤的砝碼,調(diào)節(jié)游碼使橫梁重新平衡,此時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則燒杯和飲料的總質(zhì)量為61.8g.
(3)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飲料倒入量筒中.如圖3所示,量筒中飲料的體積為30cm3;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飲料的總質(zhì)量為30g.
(4)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可得,這種飲料的密度為1.0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