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工人利用滑輪組以250 N的拉力將400 N的水泥勻速提高2m.則此過程中,工人拉力做的功是______J,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工人對地面的壓力與其重力相比要____(填“大”或“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貴州省六盤水市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測繪人員繪制地圖時,常需要從高空飛機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機鏡頭焦距為50mm,則膠片與鏡頭的距離應為( )
A. 100mm以外 B. 恰為50mm C. 50mm以內(nèi) D. 略大于5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三章《內(nèi)能》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夏天,用塑料泡沫箱裝運海鮮,可達到減少裝載質(zhì)量和保鮮的目的.其中分別利用了塑料泡沫密度較小和________(選填“隔熱”“導熱”或“絕緣”)效果較好的特性;利用石墨稀可以加快用電器在工作時的散熱,這說明它的導熱性________(選填“強”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三章《內(nèi)能》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兩個物體緊靠在一起,而沒有發(fā)生熱傳遞,那么它們一定具有相同的
A. 熱量 B. 溫度 C. 比熱 D. 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簡單機械和功11.5機械效率 題型:實驗題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
(1)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實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______N.鉤碼總重G為1.0 N,鉤碼上升高度h為0. 1 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 3 m時,杠桿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請寫出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一個原因:______________.
(2)為了進一步探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一位同學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鉤碼掛在A、B兩點,測量并計算得到如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的重力有關,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結(jié)論?
答: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請簡要說出兩條理由: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若僅將鉤碼從A點改掛到B點,其他因素不,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簡單機械和功11.5機械效率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個滑輪組如圖所示,其中每個滑輪的重量都相同,用它們分別將重物G1、G2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G1=G2,則拉力做的額外功相同
B. 若G1=G2,則拉力做的總功相同
C. 若G1=G2,則甲的機械效率大于乙的機械效率
D. 用甲、乙中的任何一個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重物,機械效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簡單機械和功11.5機械效率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一個斜面長10 m,高2 m,機械效率為80%,現(xiàn)將一重為400 N的物體沿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則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為( )
A. 180 N B. 100 N C. 80 N D. 2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音與環(huán)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拿一張硬紙片,用同樣的力在木梳上劃過,如圖所示,一次劃得快些,一次劃得慢些,比較一下當快劃時,木梳齒振動得_____(選填“快”或“慢”)些,聽到的聲音音調(diào)_____(選填“低”或“高”)些;當慢劃時,木梳齒振動得_____(選填“快”或“慢”)些,聽到的聲音音調(diào)_____(選填“低”或“高”)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物理第19章 生活用電 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是________的,開關和用電器之間是________的.(選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在家庭電路中,從安全的角度考慮,控制燈泡的開關應連接在燈泡與________線之間(選填“火”或“零”);三孔插座中有兩個孔分別與火線.零線相連,另外的一個孔應與________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