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兩相同圓柱形容器,甲裝水乙裝酒精(),現(xiàn)將體積相同的實心鐵、鋁塊分別浸沒在甲、乙兩容器中,(液體均不溢出),此時容器底受液體壓強相等,若將兩金屬塊取出,則容器底受液體壓強

A. B. C. D. 無法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湖北孝感市孝南區(qū)八校聯(lián)考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中考模擬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質(zhì)量相同的兩個物體由于吸熱而升溫,若它們的比熱容之比為1∶2,升高的溫度之比為3∶2,則它們吸收的熱量之比為

A. 3∶4 B. 4∶3 C. 1∶3 D.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市2017屆九年級直升模擬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當?shù)踉趶椈蓽y力計下的物體浸在水中的體積為物體體積的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0N;當物體浸在水中的體積為物體體積的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5N.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物體將其緩慢的放入水中(容器足夠大,水足夠多),則物體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  )

A. 9.0N B. 8.5N C. 8.0N D. 7.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的“水晶”煙灰缸,它的質(zhì)量和體積分別為克和,根據(jù)密度表,請判斷制作該煙灰缸的材料是什么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液體內(nèi)部壓強公式是__________,這個計算公式的由來是:假設液體中有一液柱,由液柱的__________力引起對液體中某一深度的支承面產(chǎn)生壓力,再根據(jù)__________的定義推導,從而得出液體豎直向下壓強的計算公式.這個公式同樣適用于液體內(nèi)部其它方向的壓強計算,其原因是:同種液體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名中學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最接近是

A. 10帕 B. 100帕 C. 1000帕 D. 10000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5.3“現(xiàn)代通信技術及其發(fā)展前景”質(zhì)量檢測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請你選擇這些網(wǎng)絡中的某一個:www.sina.com.cn(新浪網(wǎng))、www.hysedu.com(華鎣教育網(wǎng))、www.hysxkzx.com(溪口初中網(wǎng)),給自己申請一個E﹣mail:________ ,你所使用的用戶名稱是________ ,所用的服務器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5.3“現(xiàn)代通信技術及其發(fā)展前景”質(zhì)量檢測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關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 雷達是利用電磁波進行定位和導航的

C. 衛(wèi)星通信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D. LED燈核心元件發(fā)光二極管是由超導材料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九年級全冊物理:16.3 測量電功率章節(jié)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來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部分實驗器材的規(guī)格已標明)。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使之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__________。

(2)實驗中,小明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兩電表指針始終處于圖乙所示位置,則接線柱_______(填接線柱的數(shù)字編號)間出現(xiàn)了____________(短路/斷路)。

(3)故障排除后,小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shù)據(jù),得到小燈泡U-I圖像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___W,所用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下列四個選項中的_______(選填選項前字母):

A.“5Ω 2A” B.“15Ω 2A” C.“25Ω 2A” D.“30Ω 2A”

(4)在某次調(diào)節(jié)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減小了△R1,小燈泡的阻值變化了△R2,則△R1______(>/</=)△R2,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