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a、b、c、d是距凸透鏡不同距離的四個點,F(xiàn)為焦點.下列幾種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與物體在不同點時的成像情況相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幻燈機是根據(jù)物體放在c點時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B. 照相機是根據(jù)物體放在d點時的成像特點制成的

C. 使用放大鏡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在a點時的成像情況相似

D. 人眼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在F點時的成像情況相似

A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圖示的四點與焦距的位置關系,利用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確定其成像的情況;然后再根據(jù)凸透鏡成像情況的具體應用,即可確定各選擇項的正誤. 【解析】 A、物體在c點時,此時的物體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體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投影儀就是利用這種情況的凸透鏡成像制成的.故A正確. B、物體在d點時,此時的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根據(jù)凸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全冊物理單元測試:第八章壓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兩容器盛水后水面相平,在它們之間有一斜管相連,斜管上有一閥門K,K 打開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從甲容器流向乙容器 B. 水不會流動

C. 水從乙容器流向甲容器 D. 無法確定

B 【解析】如圖,閥門K打開后,兩容器形成連通器,且液面相平,所以K兩側(cè)對應點的壓強都相等,即液面相平時,水是不會流動的。 故B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九年級2018屆物理第15章電功和電熱單元測驗試卷 題型:填空題

手機是我們最常用的通訊工具,手機使用的是可充電電池,電池上標有“電壓”和“容量”兩個重要參數(shù).容量的單位通常為“毫安時”(符號mAh).小強同學的爸爸使用的可充電電池所標的電壓是3.6 V,容量是1500 mAh,這種電池一次充電最多可儲存的能量為_______J.使用該手機充滿電一次能夠持續(xù)通話的實際時間可長達5h,則該手機在通話狀態(tài)的放電功率為_______W.

1.944×104 1.08 【解析】容量的單位通常為“毫安時”,即電流乘以時間得到, 則小強同學爸爸的充電池充滿時儲存的電能為: ; 若通話的實際時間可長達5h,手機通話時的功率: 。 故答案為:(1). 1.944×104 (2). 1.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6.3生活中的透鏡(提能力)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下冊課后計時練 題型:實驗題

小明利用家中一架焦距固定為60mm的照相機做了如下實驗:

(1)取下鏡頭,讓陽光正對鏡頭,觀察到鏡頭對太陽光有_____作用,這是因為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透鏡。

(2)用鏡頭來觀察距離鏡頭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蟲時,能看到小昆蟲_____像,此時的鏡頭功能相當于一個_____。

(3)把鏡頭裝回相機,小明在拍一棵銀杏樹時,銀杏樹在底片上成的像是_____像。

(4)要使銀杏樹的像小一些,則小明應將鏡頭_____(遠離/靠近)銀杏樹,同時調(diào)整鏡頭_____(遠離/靠近)底片。

會聚 凸 放大、正立、虛 放大鏡 倒立、縮小、實 遠離 靠近 【解析】(1)照相機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所以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2)用鏡頭來觀察距離鏡頭40mm左右地上的小昆蟲時,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的鏡頭相當于一個放大鏡。 (3)把鏡頭裝回相機,小明在拍一棵銀杏樹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銀杏樹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6.3生活中的透鏡(提能力)北師版八年級物理下冊課后計時練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圖是用同一個凸透鏡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圖的成像原理都和放大鏡的工作原理相同

B. 甲圖的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的工作原理相同

C. 乙圖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同

D. 甲、乙兩圖中成的都是虛像

B 【解析】如圖甲,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與投影儀的原理相同; 如圖乙,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與放大鏡的原理相同。 故B正確,ACD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物理7.3力的平衡同步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大小不變的水平力,拉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木塊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和木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 繩對木塊的拉力和木塊對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C. 繩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

D. 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保持不變

D 【解析】試題分析: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豎直向下和木塊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A錯誤;BC.繩對木塊的拉力向右,木塊對繩的拉力作用在繩上,方向向左,作用點不同,B不正確;C.繩對木塊的拉力作用在木塊上,方向向右;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作用在木塊上,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因此二力大小相等,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由于木塊勻速,因此受到的摩擦力是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物理7.3力的平衡同步試卷 題型:單選題

當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

A. 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B. 物體一定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C.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要發(fā)生變化

D. 物體有可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也有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D 【解析】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受到的合力為0,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變化,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 第8章力和運動單元測驗題 題型:填空題

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jié)構(gòu)和使用來看,它涉及到不少有關摩擦的知識.例如:輪胎上刻有花紋,是通過____來增大摩擦的:剎車時用力捏閘,是通過____來增大摩擦的;滾動軸承的內(nèi)外圈之間裝有鋼球或鋼柱,是通過______來減小摩擦的.

增大接觸面粗糙的程度 增大壓力 用滾動代替滑動 【解析】輪胎上刻有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剎車時用力捏閘,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滾動軸承的內(nèi)外圈之間裝有鋼球或鋼柱,是通過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單元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圖12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 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圖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如果測得時問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cm/s。

(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__________。

(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00 25 小 不正確 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 【解析】圖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小車在A點車前端對應刻度為80.00cm,在B點小車前端對應刻度40.00cm,故圖中AB段的路程SAB=80.00cm-40.00cm=40.00cm; ;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