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畫圖時由彈簧測力計開始下筆,由于要求施力方向豎直向上,
所以是從彈簧測力計下筆,然后先到動滑輪,再逐一繞過,具體圖形在下面解答中.
(2)有用功是對重物做的功,題目圖中所拉鉤碼有4個,
總質(zhì)量就是4×50g=0.2kg,向上拉升了20cm=0.2m,
所以W
有用=Gh=mgh=0.2×10×0.2=0.4J;
總功是拉力所做的功,拉力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0.8N;
由于此滑輪組有3段繩子在拉鉤碼,所以拉力移動的距離S=3h=3×0.2=0.6m;
則拉力做的總功W
總=FS=0.8×0.6=0.48J.所以機械效率η=
=
≈83.3%.
(3)減少了兩個鉤碼,則在額外功不變的情況下,有用功就減少了,所以機械效率就減小了.
故答案為:
(1)如圖;
(2)0.4、0.48、83.3%;
(3)減。
分析:(1)滑輪組繩子的繞法,在實驗中,有兩種:一是繩子先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再繞過下面的動滑輪--上面的定滑輪這樣反復(fù);二是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再繞過上面的動滑輪--下面的定滑輪這樣反復(fù).但在具體題目中,要根據(jù)題目的要求來決定繞法.本題中是要求施力方向豎直向上,也就是說最后繩子必須從動滑輪繞出來,從而再往回畫.
(2)利用滑輪組做功時,對鉤碼所做的功為有用功,計算公式為W=Gh.動力(手的拉力)做的功為總功,計算公式為W=FS.而根據(jù)拉重物的繩子有幾段,S就是h的幾倍.
(3)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占總功的比率,而總功是由有用功(對重物做的功)和額外功(機械損耗帶來的)組成.所以改變機械效率的大小有兩種方法:一、在機械不變的情況下(額外功不變),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就越大;二、在有用功不變的情況下(對重物做的功不變),額外功越少(減輕動滑輪的重,加潤滑油等),機械效率就越大.
點評:本題考查的三個考點都比較基礎(chǔ),適合于已經(jīng)掌握相當(dāng)知識點的同學(xué)用來鞏固所學(xué).
本題包含了三個考點:
(1)滑輪組的設(shè)計組裝,這類考點又有兩類題目,一類就是本題,還有一類是要求有n段繩子在拉重物,此時,如n為奇數(shù),則繩子是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開始繞;如n為偶數(shù),則繩子是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開始繞.
(2)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要抓住拉力做的是總功,重物被提升做的是有用功,繩子有幾段,拉力移動距離就是重物移動距離的幾倍.
(3)機械效率的改變要抓住是有用功變了,還是額外功變了,然后再根據(jù)機械效率的物理意義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