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小剛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華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1)這兩個實驗裝置中,小剛認為裝置乙更科學,因為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更小.
(2)在裝置乙中,將小車旋轉(zhuǎn)一定角度,松手后,發(fā)現(xiàn)小車不能保持平衡,這樣操作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

分析 (1)探究水平方向拉力的大小關系時,盡可能減小摩擦力對實驗過程的影響;
(2)掌握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根據(jù)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判斷哪個條件發(fā)生了變化.

解答 解:(1)乙裝置更合理,小車與桌面間屬于滾動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減小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2)用手將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這樣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松手后,發(fā)現(xiàn)小車不能保持平衡,這樣操作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
故答案為:(1)乙;;(2)同一條直線上.

點評 此題考查了探究二力平衡實驗中選擇實驗器材需要注意問題及實驗中的一些重要步驟,牢固掌握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用好控制變量法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進行如圖所示的情境中,改變物體內(nèi)能方式與其他不同的是(  )
A.
利用燃氣加熱水,改變水的內(nèi)能
B.
憑借雙手彎折鐵絲,改變鐵絲的內(nèi)能
C.
通過與大氣的摩擦,改變隕石的內(nèi)能
D.
火柴頭在火柴盒邊摩擦,改變火柴頭的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小明設計了一個自動沖水裝置,如圖所示,AO是一根杠桿,B點連一根細繩在活塞上,活塞橫截面積是50cm2,A端有一浮球,球重1N,體積是1dm3,AB:OB=1:1,水龍頭連續(xù)向箱內(nèi)放水,當水深達到30cm時,連桿就會拔起活塞自動沖水.(連桿,塞子,細繩重不計,g取10N/kg)試求:
(1)當水深達到30cm時,水對塞子的壓力是多大?
(2)當連桿拔起塞子時,浮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當連桿拔起塞子時,浮球露出水面的體積有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2015年我區(qū)中招體育考試將采用電子設備進行測試,如圖所示是某同學進行跳繩試測的場面,根據(jù)該情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同學跳起時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B.攝像機電池供電時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C.電子屏用了一段時間會發(fā)熱,說明它將電能全部轉(zhuǎn)化為了內(nèi)能
D.跳繩一會身體發(fā)熱是因為熱傳遞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其中解釋正確的是( 。
A.推課桌時課桌會運動,而不用力推就會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放在水平講臺上的書處于靜止狀態(tài),因為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拋出的籃球在空氣中沿曲線飛行,是因為它受到重力和拋力的共同作用
D.豎直上拋的足球飛行到最高處時,若所有力突然消失,足球?qū)⒈3謩蛩僦本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物體在下列各運動狀態(tài)時一定不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勻速直線運動B.勻速圓周運動C.靜止D.勻速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某次演練中,直升機懸停于高空,一傘兵(含傘)跳傘后豎直降落,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在0~t2內(nèi),傘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內(nèi),傘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內(nèi),傘兵的動能和重力勢能都不變
D.在t2~t3內(nèi),傘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8.按照題目要求作圖.
(1)如圖所示,滑塊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壓縮彈簧彈出.滑塊離開彈簧后沿斜面向上運動,不考慮空氣阻力,請畫出滑塊沿斜面向上運動過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圖.
(2)如圖乙所示的三角形木塊A靜止在粗糙的斜面上.作出木塊A所受摩擦力和斜面所受壓力的示意圖
(3)如圖丙,容器中灌滿水,圖中 A、B兩孔的流水路徑已給出,請畫出C孔流水的大致路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