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用釣魚竿釣魚的時候,魚鉤已經鉤住了魚.魚還在水中時,感覺魚很輕,剛把魚從水中拉離水面就感覺魚變“重”了.對于釣魚解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釣魚竿是一種費力杠桿
B.魚離開水以后,釣魚線對釣魚竿的拉力會增大
C.魚離開水以后,魚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覺魚變重了
D.魚離開水以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覺魚變重了

分析 (1)釣魚竿在使用時,手移動較小的距離,魚就移動了較大的距離,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2)魚離開水之前,魚受到了豎直向上的浮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釣魚線對魚的拉力等于魚的重力和浮力之差;當魚離開水后,不在受到浮力,釣魚線對魚的拉力等于魚的重力;魚的重力是不變的(魚的質量是不會改變的,重力等于質量和g的乘積,所以魚的重力也不變),所以釣魚線的拉力變大,使人感覺魚變重了.

解答 解:A、釣魚竿在使用時,動力臂遠小于阻力臂,是一種費力杠桿,故A正確;
B、C、D、魚在水中,魚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釣魚線對魚的拉力等于魚的重力減去魚受到的浮力;當魚離開水后,不再受到浮力的作用,釣魚線對魚的拉力等于魚的重力;
所以,魚離開水以后,釣魚線對釣魚竿的拉力會增大,感到魚變重了,但魚的重力不變,故BD正確,C錯誤.
故選C.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我們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生活處處有物理,我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4.5V,電阻R1為10Ω,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20Ω,兩個電壓表的量程均為0~3V,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在保證電壓表和電流表安全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化范圍為 0~3V
B.電阻R1的電功率的變化范圍為0.225W~0.9W
C.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的取值范圍為5~15Ω
D.電流表A的示數(shù)變化范圍為0.15~0.4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科研人員研發(fā)了一款微型機器人,質量只有1.2×10-2kg,它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只有1cm2.求:
(1)機器人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l0N/kg)
(2)靜止時,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春天到了,處處鳥語花香,其中我們能聽出是“鳥語”這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特征來辨別的,而我們能聞到花香,是因為花香分子不停地在無規(guī)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有兩個電路元件A和B,流過元件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甲)所示.把它們串聯(lián)在電路中,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S,這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4A,則電源電壓4.5 V,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是1.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體重為600N的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提高了0.5m,此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及摩擦,則(  )
A.提起800N的物體所用拉力為400N
B.提起800N的物體時人對地面的壓力為200N
C.動滑輪的重為200N
D.利用滑輪組能夠提起的最大物重為12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某同學將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紙板ENF放置在平面鏡上,如圖甲所示
(1)正確操作實驗,并在紙板上記錄每次光的徑跡,如圖乙所示.取下紙板,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測量入射角和對應反射角的大小,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并比較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
(2)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而成的,這樣做的目的是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所示,小趙用寬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個橡皮筋吉他.當他用相同的力撥動不同的橡皮筋時,會發(fā)出跟吉他一樣的聲音,此聲音是由橡皮筋振動而產生的.當撥動松緊程度相同、寬窄不同的橡皮筋時,他聽到聲音的音調不同.利用橡皮筋作為琴弦是利用了橡皮筋彈性(選填“絕緣性”“彈性”“導熱性”“磁性”)好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北京昌平臨川育人學校九年級3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關于慣性,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物體運動時的慣性比靜止時的慣性大

B. 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C. 物體在地球上有慣性,在太空中也有慣性

D. 只有固體才有慣性,液體和氣體沒有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