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科學發(fā)展的歷程中,許多學者、科學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沈括最早記述了“地理的兩極和地磁兩極不重合”的現(xiàn)象;
②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
③奧斯特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
④歐姆最先用實驗的方法研究了電流跟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分析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應記住一些物理學家及他們的貢獻,可逐一對題干中的描述做出判斷.

解答 解:
①沈括最早記述了“地理的兩極和地磁兩極不重合”的現(xiàn)象,即發(fā)現(xiàn)了磁偏角,說法正確;
②奧斯特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說法錯誤;
③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說法錯誤;
④歐姆最先用實驗的方法研究了電流跟電壓和電阻的關系,被后人命名為歐姆定律,說法正確.
綜上所述,①④正確、②③錯誤.
故選B.

點評 物理學史也是物理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類題型,要求學生熟記著名科學家的貢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在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方向的實驗中,將小磁針放在螺線管周圍不同的位置,如圖所示,放小磁針的目的是便于觀察磁場方向,閉合開關后觀察到小磁針的指向發(fā)生了改變;上述實驗完成后若把電池的正負極交換一下,再合上開關,小磁針的指向跟前次相反(相同/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明在測小燈泡的電阻實驗中,選用了標有“3.8V”字樣的小燈泡、電壓為6V的電源、滑動變阻器、開關及導線,并按如圖甲所示連接電路.請回答下列問題

(1)閉合開關時,燈泡發(fā)出明亮耀眼的強光,并很快熄滅,其原因可能是C
A.電流表短路 B.小燈泡短路C.滑動變阻器短路 D.電壓表斷路
(2)解決問題后,換上相同燈泡,閉合開關,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當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此時小燈泡的電阻R=10Ω.
(3)實驗中小明還觀察到:當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同時發(fā)生變化.則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3.8V時,小燈泡能正常發(fā)光,若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正常發(fā)光的功率P=1.1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半潛船工作時,通過增大水艙的壓載水量,將一個足球場大的甲板潛入水下,只露出部分船體.等貨物拖拽到甲板上后,再將壓載水排出水艙,使船體及貨物一起上浮到下潛前的位置并保持漂。畡t(  )
A.排出的壓載水重大于貨物重時才可以開始上浮
B.排出的壓載水重等于貨物重時才可以開始上浮
C.排出的壓載水重大于貨物重時才可以在下潛前的位置漂浮
D.排出的壓載水重等于貨物重時才可以在下潛前的位置漂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3N的拉力,歷時10s,將重6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0.3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6.7%;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0.27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1)如圖 甲所示的電阻箱的阻值為2000Ω;
(2)如圖乙的電流表,若選0~0.6A 的量程,讀數(shù)為0.22 A;
(3)如圖丙,電能表的示數(shù)為1362.5 kW•h;在某段時間內(nèi)轉(zhuǎn)盤轉(zhuǎn)過3000 轉(zhuǎn),表示此段時間內(nèi)消耗電能為1 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移到b端,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隨滑動變阻器R2阻值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R2的總阻值為50Ω.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電源電壓為6VB.該電路的最大功率為3.6W
C.P在b端時,電阻R1的功率為0.1WD.P在b端時,該電路的總功率為0.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干電池工作時,內(nèi)阻要占去一定的電壓,與外電路電阻上的電壓一起滿足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如圖所示電路,電源是一節(jié)舊干電池,電表均是理想電表,當滑動變阻器滑片左移時,電壓表示數(shù)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在長約1米、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內(nèi)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如圖所示.
(1)第一個完成這個實驗的科學家是托里拆利,這時必須測量水銀柱高度.如果將此裝置拿到比地面高得多的山峰頂部,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水銀柱高度差變。
(2)某同學也利用此裝置,把水銀換成水,將玻璃管灌滿水后倒插在水槽內(nèi)時,如果這時在管頂開一個小孔,水柱不會向上噴出.(均選填“會”或“不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