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為錫熔化或凝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
(1)錫的熔點是
232
232
℃.
(2)AB段圖象表示的是
固態(tài),吸熱,溫度升高
固態(tài),吸熱,溫度升高
,BC段表示的是
熔化
熔化
過程,這段過程中
溫度
溫度
保持不變,但必須從外界
吸熱
吸熱
.CD段表示的是
液態(tài),吸熱,溫度升高
液態(tài),吸熱,溫度升高
,DE段表示的是
液態(tài),放熱,溫度降低
液態(tài),放熱,溫度降低
,EF段表示的是
凝固過程,溫度不變
凝固過程,溫度不變
,錫必須向外
放熱
放熱
,F(xiàn)G表示的是
放熱
放熱
過程.
(3)錫熔化過程經(jīng)過
3
3
分鐘,在3-6分鐘的時間內(nèi)錫所處的狀態(tài)為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9-12分鐘內(nèi)錫處于
凝固
凝固
過程,錫在3-6分鐘內(nèi)與9-11分鐘內(nèi)的不同點在于
一個吸熱,一個放熱
一個吸熱,一個放熱
分析:從圖象可看出,0min對應溫度為開始加熱時的溫度,然后隨時間溫度逐漸升高,BC段溫度不變,為晶體的熔化過程,對應溫度為熔點,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并存狀態(tài),需要吸收熱量.D點后隨時間溫度逐漸降低,EF段為晶體的凝固過程,處于固液并存狀態(tài),需要放出熱量.
解答:解:由圖象可知:
(1)BC段為錫的熔化過程,所對應溫度232℃即為物質(zhì)的熔點.
(2)AB段處于錫溫度升高階段,未達到熔點,故處于固態(tài),吸熱,溫度升高,BC段為錫的熔化過程,溫度保持不變,但必須從外界需要吸熱.CD段上錫全部熔化后,處于液態(tài),然后吸熱,溫度升高.D點后隨時間增加,溫度逐漸降低,DE段錫仍處于液態(tài),然后放熱,溫度降低,EF段為錫的凝固過程,溫度不變,需要對外放熱.F點錫全部凝固,F(xiàn)G段是固態(tài)錫的放熱過程.
(3)錫熔化是從第3min到第6min,用了6min-3min=3min,在3-6分鐘的這段過程中錫處于固液并存狀態(tài).9-12分鐘內(nèi)錫處于凝固過程,錫在3-6分鐘內(nèi)與9-11分鐘內(nèi)的不同點在于一個吸熱,一個放熱.
故答案為:(1)232.
(2)固態(tài),吸熱,溫度升高;熔化;溫度;吸熱;液態(tài),吸熱,溫度升高;液態(tài),放熱,溫度降低;凝固過程,溫度不變;放熱;放熱.
(3)3;固液共存;凝固;一個吸熱,一個放熱.
點評:此題考查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象,通過圖象得出物理信息:晶體的熔點、熔化和凝固過程所用時間以及各段物質(zhì)對應狀態(tài)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錫熔化或凝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
(1)錫的凝固點是
232
232
℃.
(2)BC段表示的是
熔化
熔化
過程,這段過程中
溫度
溫度
保持不變,但必須從外界
吸收熱量
吸收熱量
.EF段表示的是
凝固
凝固
,錫必須向外
放出熱量
放出熱量

(3)錫熔化過程經(jīng)過
3
3
分鐘,在3-6分鐘的時間內(nèi)錫所處的狀態(tài)為
固液共存狀態(tài)
固液共存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錫熔化或凝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
(1)錫的熔點是
232
232
℃.
(2)BC段表示的是
熔化
熔化
過程,這段過程中
溫度
溫度
保持不變,但必須從外界
吸收熱量
吸收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錫熔化或凝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
(1)錫的熔點是
232
232
℃.
(2)AB段圖象表示的是
固體升溫
固體升溫
過程,BC段表示的是
熔化
熔化
過程,這段過程中
溫度
溫度
保持不變,但必須從外界
吸收熱量
吸收熱量

(3)錫熔化過程經(jīng)過
3
3
min,在3-6min的時間內(nèi)錫所處的狀態(tài)為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9-12min內(nèi)錫處于
凝固
凝固
過程,錫在3-6min內(nèi)與9-11min內(nèi)的不同點在于
前者吸熱,后者放熱
前者吸熱,后者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錫熔化或凝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1)錫的熔點是
232
232
℃.(2)錫熔化過程經(jīng)過
3
3
min,在3~6min的時間內(nèi)錫所處的狀態(tài)為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9~12min內(nèi)錫處于
凝固
凝固
過程,錫在3~6min內(nèi)與9~12min內(nèi)的不同點在于
前者是熔化過程,后者是凝固過程
前者是熔化過程,后者是凝固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