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聲音的音調越高,響度越大
C.超聲波能夠粉碎體內“結石”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
D.人耳聽不到次聲波,是因為響度太小

分析 (1)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生的,它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音調指聲音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是由物體振動的振幅決定的,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3)聲音能夠傳遞信息和能量;
(4)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之間,大于20000Hz的聲波,人們聽不見,叫超聲波,小于20Hz的,人們也聽不見,叫次聲波.

解答 解:A、物體振動產生聲音,但人不一定聽見,人的聽覺范圍是20Hz~20000Hz;故A錯誤;
B、音調指聲音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是由物體振動的振幅決定的,二者沒有關系.,故B錯誤;
C、醫(yī)生利用超聲波能擊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能傳遞能量,故C正確;
D、人耳聽不到次聲波,是因為次聲波的頻率小于20Hz,人們聽不見,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聲音產生的條件、傳播條件、聲的利用和次聲波等幾個方面去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在“測平均速度實驗”中,斜面應保持很小的坡度,這是為了便于測量時間,如圖所示,若秒表每格為1s,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0.12m/s,實驗中小車通過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車通過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生活生產中,我們常常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這一性質,下列實例中與這一性質無關的是( 。
A.用水冷卻汽車發(fā)動機
B.夏日的海邊比內陸區(qū)的晝夜的溫差小
C.初春夜晚要向稻田中灌水
D.在發(fā)燒病人的額頭上擦水降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關于光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潛水員在水中看岸邊的樹,看起來樹的高度比實際矮是光的折射現象
B.從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光的漫反射現象
C.雨過天晴天空會出現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岸邊的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空氣中傳播速度的 3/4,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為空氣中傳播速度的 2/3,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偏向法線;當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光線也偏向法線.你認為,當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光線會偏向(選填“偏離”或“偏向”)法線.你猜想的理由是當光從傳播速度大的介質斜射向傳播速度小的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偏向法線.小明通過實驗研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現象,如圖是他根據實驗現象畫的光路圖.改變入射角的大小,他發(fā)現空氣中的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的現象是折射光線消失(或光線全部反射回水中,折射角等于90°或折射光線沿水面前進),你猜想的依據是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先達到90°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八年級九班同學探究與聲音有關的實驗

(1)他們首先做了如下幾個實驗:
實驗一、用手摸喉頭,發(fā)聲時,手在振動
實驗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齒上劃發(fā)聲時,感覺手在振動
實驗三、打擊音叉,把發(fā)聲音叉的尖端接觸水面,激起水花
實驗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撥動刻度尺使它振動發(fā)聲
(2)他們發(fā)現這些發(fā)聲物體的共同特征是:振動,物理學把這種由幾個現象得到一個共同結論的方法稱為歸納法.
(3)音叉發(fā)聲振動不易觀察到,通過激起水花將振動放大反映出來,物理學上把這種方法稱為轉換法.
(4)小玉發(fā)現,輕撥與重撥鋼尺,鋼尺發(fā)出聲音的大小不同.他繼續(xù)用刻度尺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如圖1所示.記錄的數據如下:
實驗次數123
用力大小較大
尺的振動幅度較大
尺拍打桌子的聲音較大
(5)小馬發(fā)現他收集的數據有問題,請你幫他指出來存在的問題是:應該是尺振動的聲音,而不是尺拍打桌子的聲音.
經過改正后,他們得出了正確的結論: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6)小張發(fā)現塑料片快劃與慢劃發(fā)出聲音的高低不同.他選擇如圖A所示的器材進一步探究,但忘記記錄現象了.請幫他完成實驗記載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齒上劃兩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則第一次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如圖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兩把塑料梳子的齒上用同樣的速度劃兩次,則乙把梳子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
(7)小馬等同學在探究出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
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過認真地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①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東西做媒介;②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什么東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兩個實驗:
A.兩張課桌緊緊挨在一起.小麗輕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子上.
B.兩張桌子拉開,又進行了一次實驗
①小馬發(fā)現兩個小實驗的結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第一次聲音響度大,第二次聲音響度。贸龅膶嶒灲Y論驗證了其中猜想①是正確的.
②探究問題的過程通常有下列步驟:A、猜想假設;B、分析歸納;C、得出結論;D、實驗研究;E、提出問題.
你認為小馬他們的后一次探究活動依次采取的步驟是EADBC(填步驟前的英文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在“探究晶體熔化和凝固規(guī)律”的實驗中,繪制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
(1)圖中,海波的熔化過程是BC段(用圖中字母表示),此過程中海波吸熱(選填“吸”或“放”).
(2)圖中,海波在D點是液態(tài),在G點是固態(tài)(均選填“固”或“液”).
(3)若探究“海波的熔化”實驗中,小明發(fā)現海波熔化過快,應采取的操作是增加海波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將一枚硬幣放在不透明杯子底部,你向后退恰好看不見它的位置,如甲圖.請一位同學向杯中緩緩注水,剛剛看不到的硬幣你又能看見了,如乙圖.造成“看不見”和“又能看見”分別是什么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后,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A的示數變大,電壓表V2的示數變小
B.電壓表V2 的示數與電流表A的示數的比值不變
C.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電壓表V2的示數不變
D.電壓表V1與電壓表V2的示數之和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