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同學們利用如下器材來探究“浮力的大小”,實驗過程如圖1所示:

(1)你覺得圖1中合理的實驗順序是ACBD.
(2)小明同學在進行圖1中B步驟的實驗前,應先將溢水杯中的水添加至與杯口相平.接著他在進行B步驟的實驗時,物體接觸并擠壓了容器底部,他測得物體的浮力比真實值偏大(選填“偏大”“偏小”“不變”).
(3)在圖1A、B、C、D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2.5N、2N、1N、1.5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是0.5N,物體的體積為5×10-5m3,物體的密度為5×103kg/m3.(g=10N/kg )
(4)小紅同學認為這樣的實驗步驟比較繁瑣,于是對該實驗進行了改變.如圖2所示,將容器放在升降臺C上,用升降臺調(diào)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小紅逐漸調(diào)高升降臺,發(fā)現(xiàn)在重物浸沒之前,隨著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彈簧測力計A示數(shù)的變化量等于彈簧測力計B示數(shù)的變化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這個過程中容器對升降臺C的壓力不變(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分析 (1)為避免桶中有水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步驟應為:先測物體的重力;測空桶的重力;將物體浸沒在水中,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最后測出桶和排出水的重力.
通過A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差可求出石塊所受浮力的大。粓DD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小桶的重加排出的水重;
(2)為使排開的液體全部溢出,所以,在進行圖1中B步驟的實驗前,應先將溢水杯中的水添加至與杯口相平;
接著他在進行B步驟的實驗時,物體接觸并擠壓了容器底部,則容器底部受到一個向上的力的作用,據(jù)此分析回答;
(3)由圖AB,根據(jù)F=G-F求浮力大。桓鶕(jù)阿基米德原理據(jù)FgV可求排開水的體積即物體體積,根據(jù)密度公式求物體的密度;
(4)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受到的浮力變大,根據(jù)稱重法可知彈簧測力計A示數(shù)的變化;此時重物排開水的體積變大即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據(jù)此可知彈簧測力計B示數(shù)的變化;再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判斷彈簧秤A的示數(shù)變化量和彈簧秤B的示數(shù)變化量之間的關系.
將燒杯、水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容器對升降臺C的壓力等于空杯和杯內(nèi)水的總重與物體的重力之和再減去物體受到的拉力,由G-F=F結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容器對升降臺C的壓力的變化.

解答 解:(1)要先測物體的重力和空桶的重力,然后再把物體沒入水中,測出物體受到的浮力,最后再測出桶和溢出水的總重力,故圖1中合理的實驗順序是ACBD;
(2)應先將溢水杯中的水添加至與杯口相平,這樣才能確保將物體排開的液體全部溢出到空桶中;
若物體接觸并擠壓了容器底部,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底部對物體有一個向上的力的作用,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減小,根據(jù)F=G-F可知,測得的浮力將偏大.
(3)物體受到的浮力F=G-F=2.5N-2N=0.5N;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gV排水
排開水的體積V排水=$\frac{{F}_{浮}}{{ρ}_{水}g}$=$\frac{0.5N}{{10}^{3}kg/{m}^{3}×10N/kg}$=5×10-5 m3,
因物體浸沒在水中,所以物體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V=V排水=5×10-5 m3
由圖A知,物體的重力G=2.5N,
物體的密度ρ=$\frac{m}{V}=\frac{G}{gV}=\frac{2.5N}{10N/kg×5{{×10}^{-5}m}^{3}}$=5×103 kg/m3;
(4)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
根據(jù)FgV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變大,
因為F=G-F,
所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F=G-F變。
又因為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時,溢出水的體積變大、溢出水的質(zhì)量變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變大,
所以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變大;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A示數(shù)的變化量和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變化量相等;
將燒杯、水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容器對升降臺C的壓力等于空杯和杯內(nèi)水的總重與物體的重力之和再減去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F=G+G杯內(nèi)水+G-F,而G-F=F,
所以F=G+G杯內(nèi)水+F,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xiàn)=G排水,
所以F=G+G杯內(nèi)水+G排水,由于杯內(nèi)的水和排出的水的總重等于原來杯子里的水,是個定值,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容器對升降臺C的壓力不變.
故答案為:(1)ACBD;(2)杯口;偏大;(3)0.5;5×10-5;5×103;(4)等于;不變.

點評 本題探究浮力的大小,涉及稱重法測浮力、質(zhì)量計算、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固體的壓力等于知識,同時考查了實驗過程、注意的事項和對實驗誤差的分析及對實驗方案的改進,綜合性強,難度大,為壓軸題,也為易錯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快速行駛的汽車上若緊急剎車,人會往哪個方向傾倒?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1)為了規(guī)范交通,在很多重要的路段都安裝了超速自動抓拍裝置.在車道上相隔一定距離的路面下分別安裝一個矩形線圈,線圈和拍攝裝置的控制電路相連接,汽車通過線圈上方的路面時,由于電磁感應會引起控制電路的電流變化;從而實現(xiàn)自動抓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時速不超過50km/h,當汽車先后通過兩個線圈上方的時間間隔小于0.5s時,拍攝系統(tǒng)就會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車的照片,否則將不會激活拍攝系統(tǒng).根據(jù)這一要求,兩個線圈的距離應設計為6.9m(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雙休日自駕車外出郊游,在行駛的過程中,善于觀察的小唐同學看到汽車上有一個速度和路程的表盤,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該車勻速行駛了一段時間后,表盤示數(shù)變?yōu)閳D乙所示,那么這段時間為0.5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物理學中,磁感應強度(用字母B表示,國際單位是特斯拉,符號是T)表示磁場的強弱,磁感應強度B越大,磁場越強;磁感線形象、直觀描述磁場,磁感線越密,磁場越強.
圖a為某磁極附近磁感線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圖.由圖可知,該磁極為N極,若在1處放置一個小磁針,當小磁針靜止時,其指向應是圖b中的甲.

(2)利用該磁敏電阻的R-B特性曲線可以測量圖b甲磁場中各處的磁感應強度.

123
U/V1.503.004.50
I/mA3.006.009.00
①將該磁敏電阻R放置在磁場中的位置1處.小明設計了一個可以測量該磁敏電阻R的電路,所提供的實驗器材如圖c所示,其中磁敏電阻所處的磁場未畫出.
②正確接線后,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上表所示.該磁敏電阻的測量值為500Ω.
③根據(jù)該磁敏電阻的R-B特性曲線可知,1處的磁感應強度為1.0T.
④在實驗過程中,僅將磁敏電阻從1處移至2處,其它條件不變,那么電流表的示數(shù)增大,電壓表的示數(shù)減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上述電路中,將該磁敏電阻從待測磁場中移出,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10.0mA時,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電源電壓為5.5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觀察某低速玩具滾過一個小木橋,其中計時秒表的讀數(shù)為156s.用刻度尺    測量小木橋的長度,測量值是2.79cm,其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約1mm.此玩具的平均速度為1.8×10-4m/s(除不盡請用科學計數(shù)法,并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入適當?shù)膯挝?br />(1)成年人的質(zhì)量:70kg
(2)一杯水的質(zhì)量:200g
(3)一頭大象的質(zhì)量:10t
(4)一枚一元硬幣的質(zhì)量: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仿照例子填寫下列單位所對應的物理量:例:m/s:速度,kW•h:電功,J/(kg•℃):比熱容,N/m2(Pa):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聲音在古代和現(xiàn)代都有廣泛的應用,如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就是利用聲音的反射原理建造的,現(xiàn)代在多處使用的超聲波速度測定器就是根據(jù)超聲波的多普勒效應的原理研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良好的課堂秩序是學生取得成績重要前提.如圖是我校老師授課時的情景,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教師講課時,聲音通過空氣進入學生的耳朵
B.若存在妨礙我們聽老師授課的聲音,都可以視為噪聲
C.女教師音調(diào)較高,所以女教師的聲音空氣中傳播得快些
D.此情境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