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學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明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作了進一步探究.

(1)實驗時,應(yīng)使燭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
(2)小明將蠟燭由距透鏡200cm處移至距透鏡150cm處的過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與透鏡間的距離均約為10cm.透鏡的焦距約為10cm,判斷的依據(jù)是物距遠大于2倍焦距時,焦距近似等于像距.小明運用這種方法測出來的焦距與實際相比偏大(偏大、偏小、等于).
(3)小明按圖1組裝好實驗裝置.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他發(fā)現(xiàn)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像和物之間距離小于4倍焦距;
(4)小明向左移動蠟燭,直至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此時小明又把一個遠視眼鏡鏡片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不清.遠視眼鏡鏡片對光線有會聚(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圖3中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的是B(選填“A”或“B”).他們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yīng)將光屏向左(選填“左”或“右”)調(diào),或?qū)⑾灎T向右(選填“左”或“右”)調(diào).
(5)如圖2所示,蠟燭在光具座上A處時,可在B處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為放大的實像(填“放大”“縮小”或“等大”).若把蠟燭從A處向左移動距離s到C,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則他應(yīng)將光屏向左(填“左”或“右”)移動,移動距離s′大于s.(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6)當在光屏上呈現(xiàn)蠟燭清晰的像后,取下光屏.當眼睛在原光屏處,眼睛能(填“能”或是“不能”)看到蠟燭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鏡,眼睛不能(填“能”或是“不能”)看到蠟燭的像.

分析 (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當物距很大時,像距非?拷裹c.
(3)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像距和物距的關(guān)系,當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v=2f;
(4)正常的眼睛可以將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近視眼會將物體的像呈在視網(wǎng)膜之前,應(yīng)該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遠視眼會將物體的像呈在視網(wǎng)膜之后,應(yīng)該佩戴凸透鏡進行矯正;
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
(5)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像距和物距的關(guān)系可確定像的性質(zhì);凸透鏡成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凸透鏡成像時,當物距等于2f,此時像距也為2f,物像之距最。斢葾處向左移動時,由于物體向2f處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減。纱丝傻贸鰏′與s的關(guān)系.
(6)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實像的概念.知道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要知道在像點之前光線還未會聚成像.人眼的成像原理與凸透鏡成像原理相似.

解答 解:(1)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從“小明將蠟燭由距透鏡200cm處移至距透鏡150cm處的過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與透鏡間的距離均約為10cm”,可知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遠遠大于二倍焦距時,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透鏡的焦距約為10cm;小明運用這種方法測出來的焦距與實際相比偏大.
(3)由圖乙可知,此時u=2f,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當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v=2f,但光屏的位置就不符合v=2f;因此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蠟燭和光屏間距離較小,像和物之間距離小于4倍焦距;
(4)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近視眼會將物體的像呈在視網(wǎng)膜之前,故圖B示近視眼的成因;
由于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像提前會聚,像距變小,故光屏應(yīng)向左移動;如果不移動光屏,則應(yīng)減小物距,即蠟燭應(yīng)向右移動靠近透鏡.
(5)由圖2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可在B處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為倒立、放大的實像;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向左移動,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光屏向左移動才能接到清晰的像.當物距等于2f,此時像距也為2f,物像之距最小.當由A處向左移動時,由于物體向2f處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減小,因為物體向左移動,像也向左移動,所以物體移動的距離s大于像移動的距離s′.
(6)當在光屏上呈現(xiàn)蠟燭清晰的像后,已經(jīng)是清晰的像;取下光屏,人眼在光屏處,人眼可以代替光屏,所以當眼睛在原光屏處能看到這個像;
在像點之前光線還未會聚成像,所以當眼睛靠近凸透鏡時不能看到像.
故答案為:(1)光屏;
(2)10;物距遠大于2倍焦距時,焦距近似等于像距;偏大;
(3)像和物之間距離小于4倍焦距;
(4)會聚; B;左;右;
(5)放大;左;大于;
(6)能;不能.

點評 此題主要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一定要掌握物體、像、物距、像距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并做到舉一反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單位換算:
(1)36km=3.6×1010um
(2)15min=9×10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一段導體兩端電壓是3V時,導體中的電流是0.5A,此導體的電阻是6Ω,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降到1V,導體的電阻是6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是人們常用的體溫計,圖中體溫計的讀數(shù)37.8℃,請你在圖上把液柱畫出.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是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今年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T2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fā)射升空.肩負著驗證中國空間站建造重要技術(shù)的重任.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空間實驗室外殼上的燒蝕層先熔化后汽化,從而吸收了大量的熱保護了空間實驗室
B.火箭點火燃燒,從能量轉(zhuǎn)換角度看,是內(nèi)能轉(zhuǎn)換為機械能
C.火箭的燃料要用液態(tài)的氫,是因為氫氣的熱值大
D.火箭發(fā)射加速起飛的一段時間里,火箭的動能,重力勢能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如圖是探究物質(zhì)吸熱性質(zhì)的實驗裝置圖,在兩容器內(nèi)分別裝入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用溫度計測量液體吸收熱量后升高的溫度值.
(1)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哪個需要加熱的時間長?答:水.
(3)下表是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請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液體名稱實驗次數(shù)液體質(zhì)量m/g液體初溫t1/℃液體末溫t2/℃升高的溫t2-t1/℃通電時t/min
110020ziyuanku.com38m184
21002056368
煤油3100202991
$來&源:ziyuanku.com41002056364
①比較1、2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質(zhì)量相同的同種物質(zhì),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②比較1、4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不同;(以上兩空選填“相同或不同”)
③比較2、4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
(4)①加熱過程中,用攪棒攪動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
②熱量是一個抽象的物理量.本實驗將“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轉(zhuǎn)化為通過比較加熱時間(選填“溫度計示數(shù)”或“加熱時間”)來實現(xiàn),這種方法稱為“轉(zhuǎn)換法”.
③以下描述中同樣采用“轉(zhuǎn)換法”的是D
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B.根據(jù)物質(zhì)在常態(tài)下的形狀和體積是否固定,可將物質(zhì)分為三態(tài)
C.研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是否有關(guān)系
D.通過觀察木樁被重物打入沙子的深度,可比較重物重力勢能的大小
(5)關(guān)于該實驗的變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確的是B(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
B.燒杯中分別裝入相同體積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是小明自制的游戲打樁機的示意圖,它利用光學元件改變太陽光的傳播方向,從而燒斷細線,使重錘下落打在樁上.圖中元件Q為凸透鏡,元件P為平面鏡,元件P對光沒有(選填:有/沒有)會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單位中,不屬電功單位的是(  )
A.伏•庫B.伏•安•秒C.瓦•秒D.伏•庫/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在做“觀察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如圖),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先后把燭焰放在a、b、c、d、e各點,并分別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燭焰放在a點時,屏上所成的像最;
(2)把燭焰放在c點時,屏上所成的像最大;
(3)把燭焰放在e點時,光屏上不能(填“能”“不能”)接收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