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甲、乙所示,實驗小組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測量酸奶的密度.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使天平橫梁平衡.
(2)先將酸奶倒入燒杯,用天平測量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m1=62g.由于酸奶比較粘稠且不透明,對體積測量影響較大,為解決酸奶容易粘在容器壁上的問題,他們找來如圖丙所示的5ml針筒,抽取酸奶至 5mL刻度處,測得燒杯和剰余酸奶的總質量m2=56.3g.
(3)不用圖乙所示量筒,而選用針筒測量酸奶體積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針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或針筒比量筒測量體積精確、或針筒測量體積精度更高);
(4)同組的同學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5mL針筒刻度線前的尖端還是有一點小“空 隙”,這部分體積并不計入針筒標記的刻度中,這會導致小明測得的酸奶密度比實際值偏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5)為解決(4)的問題,他們想出了一種正確的測量方法:將實驗(2)針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燒杯后,讀出針筒的示數(shù)為lmL;測得此時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m3=60.7g,則酸奶密度為1.1×103kg/m3

分析 (1)測量前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平衡螺母應向指針偏離的相反方向調節(jié);
(2)根據(jù)圖甲讀出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等于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對應的刻度值;用原來的總質量減去抽取后燒杯和剩余酸奶的總質量從而得到抽取酸奶的質量;根據(jù)ρ=$\frac{m}{V}$求出酸奶的密度;
(3)合理的實驗操作可以減小測量時的誤差,并使操作簡便,從這一角度分析步驟;
(4)根據(jù)操作過程分析測量的物理量,由于針筒的刻度線前的尖端還是有一點小“空隙”,造成所測體積偏小,從而計算出的密度偏大;
(5)增加步驟后,返回燒杯中的酸奶的質量和體積能夠對應,分別求出后根據(jù)密度公式得酸奶密度.

解答 解:(1)測量前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由圖甲可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m1=60g+2g=62g;
(3)由于針筒的分度值比量筒的分度值小,所以測量的體積更精確;
(4)由于針筒的刻度線前的尖端還是有一點小“空隙”,使得針筒內測量的酸奶體積偏小,由ρ=$\frac{m}{V}$可知,質量不變,體積偏小,密度會偏大;
(5)將實驗(2)針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燒杯后,讀出針筒的示數(shù)為lmL;
針筒內返回燒杯酸奶的質量:m′=60.7g-56.3g=4.4g,
針筒內返回燒杯酸奶的體積:V′=5mL-1ml=4ml=4cm3,
酸奶密度:ρ酸奶=$\frac{m′}{V′}$=$\frac{4.4g}{4c{m}^{3}}$=1.1g/cm3=1.1×103kg/m3
故答案為:(1)水平;右;(2)62;(3)針筒的分度值比量筒。ɑ蜥樛脖攘客矞y量體積精確、或針筒測量體積精度更高);(4)偏大;(5)1.1×103

點評 本題考查了液體密度的測量,用天平和量筒來測液體的密度,是實驗室中最常用的方法,重點應掌握天平的調節(jié)與使用方法、量筒的讀數(shù)、密度公式的運用、實驗步驟的合理安排以及實驗誤差的分析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所示,在長約1米、一端封閉的玻璃管理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
(1)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他測出的標準大氣壓值是1.013×105Pa,它相當于約1.013kg的物體壓在1cm2的面積上產(chǎn)生的壓強.(g=10N/kg)
(2)如果將此裝置拿到高山上去,測出的結果將變。ㄟx填變大、變下或不變)
(3)某同學也利用此裝置,把水銀換成水,將玻璃管灌滿水后倒插在水槽內,管中的水柱將不會下降.(選填“會”或“不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標有“220V   1000W”的電爐接在家庭電路中,是電能轉化成內能.正常1000s工作產(chǎn)生的熱是1×10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燒杯內放一冰塊,冰對杯底的壓強為P,冰融化成水后對杯底的壓強為P,不計水的蒸發(fā).則( 。
A.P>PB.P=PC.P<PD.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植樹節(jié)上,小芳同學用圖所示的水桶提了100N水給剛栽上的樹苗澆水,已知桶自重為10N,桶中水深h為30cm,提水時,手的受力面積為1×10-3m2.求:
(1)水對桶底的壓強是多大?
(2)提水時,人手受到的壓強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教室的窗玻璃是雙層的.課間,同學在窗外敲玻璃時,小明感覺雙層玻璃與單層玻璃的振動情況不一樣,于是他想探究“受敲擊時,雙層玻璃和單層玻璃的振動強弱情況”.為此,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單層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側,把橡膠球懸掛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側(如圖).
②隨意拉開橡膠球,放手后讓其敲擊玻璃板,玻璃球被彈開,記下玻璃球被彈出的距離.共做10次.
③換成雙層玻璃板重復上述實驗.
(1)實驗后,發(fā)現(xiàn)玻璃球被彈開距離的數(shù)據(jù)比較雜亂,這與實驗中的哪一操作不當有關,應做的改進是:使橡皮球每次從同一高度下落.
小明改進后,重做了實驗,獲得了如下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12345678910平均值
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cm)單層79788280738484828180
雙層20232424242522222125
(2)受到橡膠球的敲擊時,玻璃板振動的強弱是通過玻璃球被彈開的距離來反映的.
(3)根據(jù)上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受敲擊時,單層玻璃比雙層玻璃的振動強.
(4)請你說出房屋使用雙層玻璃的一個優(yōu)點隔熱;隔音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小明在學完浮力的相關知識后,使用不同器材分別對石塊和橡皮泥的密度進行測量
(一)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水槽、細線、石塊和水(密度為ρ)測出小石塊的密度.請將他的實驗過程補充完整
(1)用細線拴住小石塊,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小石塊的重力G=2.5N;
(2)將小石塊浸沒在水中,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細線對小石塊的拉力F=1.5N.石塊在水中所受浮力F=1N
(3)小石塊的密度為ρ=2.5×103kg/m3
(二)小明利用量筒、水(密度為ρ已知)測量橡皮泥的密度
將下面的實驗過程補充完整
①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體積為V1
②把橡皮泥捏成碗狀,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讀出此時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2
③再把橡皮泥團成球放入量筒使之沉入水底.讀出此時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3
(2)橡皮泥密度的表達式ρ=$\frac{{V}_{2}-{V}_{1}}{{V}_{3}-{V}_{1}}{ρ}_{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小林在“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放在水中的石塊沉入水底,放在水中的木塊漂浮在水面,于是他得出結論:密度大的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堄萌缦缕鞑暮臀锲罚后w積相同的鐵塊、木塊,細線、彈簧測力計、大燒杯和適量的水,設計實驗證明:小林的結論是錯誤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小宇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分別測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物體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序號
 h/cm 0 4 610  12
 F/N 4.5 43.5  3 2.5 2.5 2.5
(1)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物重為4.5N,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為2N;
(2)物體A浸沒在水中之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隨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減小,說明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選填“物體體積”或“排開液體體積”)有關,由表中數(shù)據(jù)還可知浸沒在水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它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無關;
(3)物體A的密度為2.25×103kg/m3
(4)小宇再將物體A浸沒在濃鹽水中,如圖乙所示,比較物體A在水中第5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濃鹽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說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