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在“大力士”比賽中,需要把一質量m=400kg,邊長l=1m,質量分布均勻的立方體,利用翻滾的方法沿直線移動一段距離,如較16所示。G取10N/kg。求

(1)立方體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翻滾立方體時,使立方體一邊剛剛離開地面,所用最小力F的大小

(3)“大力士”用翻滾的方法使立方體沿直線移動了10m,用時20s,“大力士”克服立方體重力做功的功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福建三明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6V不變,電流表使用0~0.6A的量程,滑動變阻器R'上標有“20Ω 1A”的字樣,純電阻元件及的阻值為8Ω。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當電流表的示數為0.4A時,求:

(1)元件R兩端的電壓;

(2)電路消耗的總功率;

(3)元件R的內部是由兩個定值電阻R1、R2連接組成的,其中R1=40Ω,則通過R2的電流是多少?

(4)為了保證電路安全,滑動變阻器允許連人電路的阻值變化范圍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湖北鄂州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今年夏天,受全球厄爾尼諾氣候的影響,我省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大幅增加,許多城市進入“看海”模式。洪水給市民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威脅!由于城市交通擁堵,在一些低洼路面,許多車輛在洪水來臨之際來不及撤至安全地帶,造成車輛被淹和人員傷亡事故。下列現象與所涉及的物理知識的對應關系中錯誤的是

A.車輛被淹得越深,車門越難從里面推開——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

B.車輛被淹沒后,無法浮起——車輛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C.若車輛被淹,門窗無法開啟,用安全錘或頭枕尖端砸碎車窗玻璃逃生——壓強大小只與受力面積有關

D.人從車內逃出后迅速尋找可依附的漂浮物防止下沉——漂浮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黑龍江大慶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F和F'為凸透鏡的焦點,P和P'到凸透鏡的距離為二倍焦距。

(1)保證蠟燭、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應將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等大”或“縮小”)的實像。

(2)若將圖示裝置模擬人的眼睛成像系統(tǒng),成像總在光屏左側,該種情況表明這樣的眼睛是____視眼(填“近”或“遠”),需要配戴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填 “凹”或“凸”)透鏡才能加以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黑龍江大慶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線運動,下列s-t圖象中能反映汽車做勻速運動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河南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在某房間的天花板上裝有平面鏡M,S這一燈泡,P為不透明的墻,請畫出燈泡發(fā)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能夠照亮P墻右側區(qū)域的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河南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遠視眼,應佩戴凹透鏡矯正

B、甲是遠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較弱

C、乙是近視眼,應佩戴凸透鏡矯正

D、乙是近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安順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R為定值電阻,當開關S閉合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的過程中,電壓表示數 ,電壓表的示數與電流表的示數比值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吉林長春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紅在海邊撿到一個精美的小石塊,她想測量該石塊的密度,于是利用家中的長刻度尺、兩個輕質小桶(質量不計)、細線、水杯、水,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1)用細線將刻度尺懸掛在晾衣架上,調整懸掛點的位置,當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時,記下懸掛點在刻度尺上的位置為0。

(2)向水杯內倒入適量的水,在水面處做一標記,如圖甲所示。

(3)將石塊浸沒在水杯內的水中,不取出石塊,將杯中的水緩慢倒入一個小桶中,至杯內水面下降到標記處(石塊未露出水面),此時小桶中水的體積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塊的體積。

(4)將石塊從水杯內取出,放到另一個小桶中,將裝有石塊和水的兩個小桶分別掛在刻度尺的左右兩端,移動小桶在刻度尺上懸掛點的位置,直到刻度尺在 位置恢復平衡,如圖乙所示,記下這兩個懸掛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L1和L2,則石塊的密度是 。

(5)實驗結束后,小紅反思自己的測量過程,由于從杯中內取出的石塊沾水,導致最后的測量結果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