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泉港區(qū)質檢)為確定某種未知液體的“身份”,小華和他的同學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多次測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如圖甲所示,小華在使用天平過程中的錯誤是:
游碼沒有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游碼沒有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2)小華糾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大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
46.4
46.4
g;接下來,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丙所示,該液體的體積為
30
30
ml.
(3)盡管體積測量方法正確,但大家在對實驗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時,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測得的密度值比它的實際值要
偏大
偏大
(選填“偏大”或“偏小”).
(4)小華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測量結果作出了“m-V”圖象,如圖丁所示.由圖象可計算得出該液體的密度為
0.8
0.8
g/cm3
分析:(1)在調節(jié)天平平衡前,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2)天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注意標尺的分度值;
在進行量筒的讀數(shù)時,注意量筒的分度值,視線應與液面的凹底相平;
(3)首先根據(jù)測量過程判斷出質量和體積的測量誤差,然后根據(jù)公式判斷密度的誤差;
(4)根據(jù)圖象得出容器的質量,計算出當體積為25cm3時,液體的質量,根據(jù)公式計算出該液體的密度.
解答:解:(1)由圖甲知,在進行調平的過程中,游碼沒有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2)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所以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20g+20g+5g+1.4g=46.4g;
由圖丙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ml,所以液體的體積為30ml;
(3)由測量過程知,當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并不能倒干凈,所以所測體積偏小,根據(jù)公式ρ=
m
V
,所測密度偏大;
(4)由圖象丁知,當液體體積為0時,質量為25g,即燒杯的質量為25g,當液體的體積為25cm3時,總質量為45g,所以液體的質量為45g-25g=20g,則:
ρ=
m
V
=
20g
25cm3
=0.8g/cm3
故答案為:(1)游碼沒有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46.4;30;(3)偏大;(4)0.8.
點評:此題是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讀數(shù),在進行讀數(shù)時要注意分度值;同時考查了密度的計算及測量誤差的分析;同時還考查了對圖象的分析,解決(3)的關鍵是通過圖象得出燒杯的質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泉港區(qū)質檢)以下用品中,在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泉港區(qū)質檢)2013年3月,我市安溪縣龍門風電場被國家能源局正式列入“十二五”第三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對于風力發(fā)電,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泉港區(qū)質檢)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的過程中,電壓表、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泉港區(qū)質檢)(1)圖1中,物體的長度是
3.20
3.20
cm.
(2)圖2所示,電能表的讀數(shù)是
2508.6
2508.6
 kW?h.
(3)圖3所示,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
-3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泉港區(qū)質檢)圖甲是研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碰到同一木塊上.圖乙是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同一小車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運動.請回答以下問題:

(1)設計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鋼球動能的大小與
運動速度
運動速度
的關系.
(2)甲實驗是鋼球通過木塊被推動
距離
距離
的大小,說明鋼球對木塊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鋼球動能的大;乙實驗是通過木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運動的遠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況下,運動的物體如果
不受外力作用
不受外力作用
,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
(3)我們知道物體的
質量
質量
運動速度
運動速度
都能影響物體的動能,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寫出怎樣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的關系:要控制
運動速度
運動速度
不變,先后讓不同
質量
質量
的鋼球,在斜面上相同的
高度
高度
處由靜止?jié)L下來,比較小車被移動的距離,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