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1.說明下列各物體具有什么形式的機械能:
(1)被拉長的橡皮筋具有彈性勢能;
(2)在水平軌道上行駛的火車具有動能.

分析 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叫動能,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據此分析回答.

解答 解:(1)被拉長的橡皮筋發(fā)生了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
(2)在水平軌道上行駛的汽車,在運動,具有動能.
故答案為:(1)彈性勢能;(2)動能.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動能、彈性勢能概念的了解與掌握,屬于基礎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李晶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他先測量出容器中水深為20厘米,然后將一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長方體物塊,緩慢地浸入水中(完全浸沒時水不會溢出).實驗過程中,他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并測量出對應的情況下容器中水的深度h,實驗數據如表.(g=10N/kg,ρ=103kg/m3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7
 F/N 1.5 1.4 1.3 1.2 1.1 1 1 1
 h/cm 20 20.521 21.5 23 22.5 22.5 22.5
(1)在物塊完全進入水中時,其受到的浮力為多大?
(2)分析表格中數據變化規(guī)律,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tài).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實驗中,用裝置A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建議同學不宜采用這種方式,該種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為C.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數目過多,不易得出結論                     D.杠桿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裝置B進行實驗,將彈簧測力計沿虛線方向拉,仍然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平衡,此時拉力的力臂將變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某同學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的數據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該同學根據這些數據得到了杠桿的平衡條件,他這樣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一次實驗得出實驗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甲、乙兩金屬塊質量之比是5:3,體積之比是2:1,則密度之比是5:6,若把甲金屬塊截去一半,那么甲、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用刀切菜時,刀燉了,切不動,可以用力切,這是利用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壓強;或者在磨刀石上磨一磨,就容易切東西了,這是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該實驗讓不同鋼球A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jié)L下,再讓同一鋼球A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分別撞擊木塊B,使B移動一段距離S.
(1)該實驗要探究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該實驗物體的動能是指物體A(填“A或B”)的動能.
(3)該實驗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B被推動距離來反映的.
(4)該實驗讓不同鋼球從同一斜面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是為了使鋼球滾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這是為了研究物體動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
(5)該實驗讓同一鋼球A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這是為了研究物體動能與物體速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
B.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
D.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一是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二是電路中出現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一艘排水量為100t的貨船,船上裝有質量為8t的貨物A,g取10N/kg.求:
(1)該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2)將貨物A從船上卸下后,船排開水的體積減少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