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常把一個帶把的金屬小鏡子放入口中,這樣做的作用是 ;醫(yī)生為病人打針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膚上消毒,有涼涼的感覺,這是因為酒精 .

 

通過平面鏡成像看清病人的牙齒;蒸發(fā)吸熱.

【解析】

試題分析:醫(y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把一個帶把的金屬小鏡子放入口中,這樣做的目的是,利用鏡子的平面鏡成像原理清楚地觀察病人的牙齒,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膚上消毒,有涼涼的感覺,這是因為酒精蒸發(fā)時需要從周圍吸收熱量,有致冷作用.

考點:面鏡的應用;蒸發(fā)的致冷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遼寧本溪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3分)某同學在只有電流表或電壓表的情況下想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其中電源電壓未知,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均已知,下列電路中,可以測出Rx阻值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貴陽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一條光線照射在平面鏡上O點,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位置及大。螅河弥背咭(guī)范作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安順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7分)如圖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底薄壁容器重10N,底面積0.01m2,內(nèi)裝40N的水,水深0.15m.現(xiàn)將重為17.8N的實心銅塊系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并把它完全浸沒于容器內(nèi)的水中(水未溢出,銅塊未接觸容器底部ρ銅=8.9×103kg/m3).求:

(1)銅塊未放入水中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是多少?

(2)銅塊完全浸沒于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多少?

(3)銅塊完全浸沒于水中后,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安順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現(xiàn)在有一種“手機自生能”技術,手機上裝上特制電池,上下左右搖晃手機即可產(chǎn)生電能,每搖一分鐘可通話兩分鐘.設手機上下?lián)u動一次,相當于將200g的重物舉高10cm,每秒約搖一次,相當于將200g的重物舉高10cm,每秒約搖一次.由此可知,每搖一次可以獲得的電能為 J,該手機通話時的功率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貴州安順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圖中的幾幅交通標志牌中,能明顯表示用于環(huán)境保護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福建莆田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5分)為了用伏安法測定鹽水的電阻,小忠同學選取一段塑料管,將其充滿某種濃度的鹽水,兩端用金屬塞(焊有接線柱)堵住管口,接在如圖甲所示的部分電路中。

(1)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2)圖甲中還有兩處導線未畫出,請在圖中補畫完整。已知電源電壓為6V;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

(3)某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5.0V,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讀數(shù)為________A,則測得鹽水的電阻為__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福建莆田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四沖程汽油機的做功沖程,其能量轉(zhuǎn)化過程是

A.機械能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 B.內(nèi)能轉(zhuǎn)化成機械能

C.化學能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 D.內(nèi)能轉(zhuǎn)化成化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湖南懷化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6分)如圖甲所示,是某種電熱飲水機的簡化電路示意圖.圖乙是它的有關參數(shù).它有加熱和保溫兩種工作狀態(tài)(由機內(nèi)溫控開關S0自動控制),試問:

(1)飲水機處于保溫狀態(tài)時溫控開關S0應處于什么狀態(tài)?并說明理由.

(2)R1和R2的電阻值各是多大?

(3)在用電高峰期,該飲水機的實際工作電壓只有200V,加熱效率為80%,若將裝滿水箱的水從20℃加熱至100℃,需要多長時間?(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忽略溫度對電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