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058
某小組同學用實驗小車去撞擊同一木塊來研究小車的動能與小車的質量和速度之間的關系,實驗時利用了DIS裝置精確地測出了小車撞擊木塊時的速度,小車撞擊木塊后與木塊一起向前滑動,該同學借用木塊滑動的距離來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小,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為了進一步探究動能與所測物理量間的數(shù)值關系,他們進行了適量的運算,將結果記錄在表中后四列中。
表一
表二
表三
(1)分析比較實驗次數(sh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小車質量相同的情況下,速度越大,小車的動能就越大。
(2)分析比較實驗次數(shù)1與5(或5與9,或1與9)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經(jīng)運算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并歸納得出結論。
(a)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某同學做撗芯客雇婦黨上窆媛蓴?shù)膶嶒,當他將蠟燭、透鏡、光屏的位置調節(jié)到屏上出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時,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比較小,為了獲得較大的像,在不改變透鏡位置的情況下,他應進行的操作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7.在撗芯客雇婦黨上裉跫?的實驗中,在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燭焰的像,如圖11所示,由此可以判斷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所在的范圍是 。利用凸透鏡的這一原理可制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根據(jù)撗芯扛芨似膠馓跫?的實驗,某同學在調節(jié)杠桿水平位置平衡時,發(fā)現(xiàn)杠桿的右端翹起,如圖10所示,他可以調節(jié)右端的螺母,使它向 (填撟髷或撚覕)移動,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1)首先,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_________,使杠桿兩端在不掛鉤碼時,保持水平并靜止,達到_________狀態(tài)。
(2)如圖所示,杠桿每格長度相同,杠桿的口處已掛著2個0.5N的鉤碼,要使杠桿平衡,則應在杠桿的 處,掛上 個0.5N的鉤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08安徽)我們都做過撎驕客雇婦黨上窆媛蓴?shù)膶嶒,圖示為該實驗的裝置圖。實驗時首先利用太陽光測出所使用的凸透鏡的焦距f。請你認真思考以下的實驗方法和過程,然后回答問題:
a.分別把點燃的蠟燭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處,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觀察并記錄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點,經(jīng)過分析總結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b.除a中的做法外,還應該把蠟燭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觀察并記錄對應的成像情況,才能總結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c.把點燃的蠟燭從距凸透鏡較遠的位置逐漸移近(或從較近的位置逐漸遠離),通過不斷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觀察并記錄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點,包括觀察所成像隨燭焰位置變化而變化的趨勢,尤其是在f和2f處所成像的情況,從而總結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d.與c不同的是,將蠟燭從靠近凸透鏡的位置逐漸遠離,其它做法相同。
以上探究過程與方法中,科學合理的是: (填標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08湖北襄樊)如圖8所示,F(xiàn)、F'為凸透鏡的焦點,P、P'是距凸透鏡兩倍焦距處,燭焰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倒立、 的實像;當把燭焰移到P、F之間,調整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將會 (填摫浯髷、摫湫?或摬槐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圖8是小華同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寫出一條即可);
(3)右表是小華得到的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由此她得出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結論。你認為她的實驗結論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造成錯誤的原因是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為了研究圓柱體上(或下)表面受到液體壓力大小與液體的深度、密度的關系,實驗小組用一個高0.1m的實心圓柱體先后浸沒在甲、乙兩種液體里(ρ甲>ρ乙)。如圖所示。并不斷改變它所處的深度。他們用儀器測出液面到圓柱體上表面的距離,算出圓柱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液體甲
表二、液體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離h/m |
0 |
0.02 |
0.04 |
0.06 |
0.08 |
0.10 |
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N |
0 |
0.16 |
1.32 |
0.48 |
0.64 |
0.80 |
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N |
0.80 |
0.96 |
1.12 |
1.28 |
1.44 |
1.60 |
(1)分析 的數(shù)據(jù)機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同種液體中,圓柱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深度成正比。
(2)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或第四列、或第五列……)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是: 。
(3)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并歸納得出結論:
①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二行與第三行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
②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二行與第三行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得出初步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