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72817  172825  172831  172835  172841  172843  172847  172853  172855  172861  172867  172871  172873  172877  172883  172885  172891  172895  172897  172901  172903  172907  172909  172911  172912  172913  172915  172916  172917  172919  172921  172925  172927  172931  172933  172937  172943  172945  172951  172955  172957  172961  172967  172973  172975  172981  172985  172987  172993  172997  173003  173011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的家用電器中,利用電流熱效應工作的是( 。
A.
電風扇
B.
電飯鍋
C.
電視機
D.
洗衣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家庭電路中,計量用電器消耗電能多少的元件是( 。
A.電能表B.總開關C.漏電保護器D.試電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小明同學自備器材,主動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其情形如圖所示,他先把一塊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動蠟燭B的位置,使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1)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上述實驗不能(選填“能”或“不能”)進行,因為平面鏡只能反射光不能透過光
(2)實驗時,取一支點燃的蠟燭A作為研究對象,另一支蠟燭B的作用是確定像的位置和大;某同學發(fā)現看到蠟燭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將蠟燭B也點燃,用來增加像的亮度.他這樣做不能(選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作圖題

5.按題目要求作圖

(1)如圖1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上,請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2)請在圖2中畫出兩條入射光線經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3)在圖3中,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2℃,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8℃,請在括號內標出對應的刻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是黑白矩形圖案組成的微信二維碼,當掃描它時,黑矩形將光吸收(選填“反射”或“吸收”),白矩形將光反射(選填“反射”或“吸收”),再通過電腦、手機解碼就可以了.平時我們能從不同方向都能看清楚這種二維碼,這是一種光的漫反射(選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燃料為丙烷氣體,為了便于儲存或攜帶,常溫下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其液化,嚴冬時節(jié)里冰凍的衣服也會變干是升華(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象.我國是一個嚴重缺乏淡水的國家,海水淡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小明理解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原理以后,他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太陽能凈水器,如圖在污水凈化的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先汽化再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請幫助小明完成單位換算:0.5m=50cm,54km/h=15m/s;接著小明用刻度尺測某一物體的長度(如圖所示),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所測物體的長度是3.5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甲同學騎自行車沿平直公路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可知( 。
A.兩同學在t=10s時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0.5倍
D.整個過程乙的平均速度是$\frac{1}{15}$km/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物體高1.8米,平面鏡高0.6米,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2米.關于物體、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像與平面鏡的高相同,0.6米
B.物體通過該平面鏡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C.像與物體的高相同,1.8米
D.物體與像的距離為2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為 0℃時,水已不存在,全部結成冰
B.溫度為 0℃時,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溫度為 0℃時,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沒有水蒸氣
D.溫度為 0℃時,冰、水和水蒸氣都有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