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38542  38550  38556  38560  38566  38568  38572  38578  38580  38586  38592  38596  38598  38602  38608  38610  38616  38620  38622  38626  38628  38632  38634  38636  38637  38638  38640  38641  38642  38644  38646  38650  38652  38656  38658  38662  38668  38670  38676  38680  38682  38686  38692  38698  38700  38706  38710  38712  38718  38722  38728  38736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平谷區(qū)二模)小明在研究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時,使用了兩個電阻箱(電路圖符號),符合實驗要求的電源、電流表、和開關(guān)各一個,電壓表三塊,導(dǎo)線若干根.小明用這些器材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通過正確實驗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其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漏填,請你根據(jù)實驗表格正確補充.
電阻箱R1的電阻/Ω 5 3 10 30 30 50
電阻箱R2的電阻/Ω 5 9 20 10 20 10
電壓表V1的示數(shù)U1/V 6 3 4 9 7.2 10
電壓表V2的示數(shù)U2/V 6 9 8 3 4.8 2
電壓表V的示數(shù)U/V 12 12 12 12 12 12
電流表的示數(shù)I/A 1.2 1 0.4 0.3 0.24
U/I(V/A) 10 12 30 40 50 60
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推斷小明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為:
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串聯(lián)電路中,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
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串聯(lián)電路中,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平谷區(qū)二模)如圖所示,把點燃的蠟燭放在A點時,可以在C點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倒立縮小的清晰實像.現(xiàn)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蠟燭放至C點,要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yīng)把光屏放在圖中的
A點
A點
,此時蠟燭在光屏上得到燭焰
倒立放大
倒立放大
的實像,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
幻燈機
幻燈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平谷區(qū)二模)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當用注射器給正在沸騰的水打氣加壓時,觀察到水不再沸騰.該現(xiàn)象表明:水面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將
升高
升高
,生活中使用的高壓鍋就是利用了這一規(guī)律.(填“降低”或“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平谷區(qū)二模)某同學在做“用伏安法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時,在其中的一次正確操作中,由圖甲、乙可知:電路中的電流為
0.2
0.2
A,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
2.5
2.5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2
2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平谷區(qū)二模)根據(jù)磁感線方向,在圖中標出通電螺線管的N、S極和電源的正、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0?日照)在圖中畫出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平谷區(qū)二模)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的密度之比ρ:ρ=10:1,把乙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時,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1,把甲乙兩物體按如圖所示組合在一起,當甲、乙兩個物體靜止時,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2,已知p1:p2=8:3(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如果把乙放在甲的上面時,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3,那么,p1:p3=
1:9
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平谷區(qū)二模)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圖中位置時,燈泡L正常發(fā)光.如果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動,燈泡的實際功率將
變小
變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9?平谷區(qū)二模)如圖所示,把水桶放在電子臺秤上時,臺秤示數(shù)為4kg.小文用豎直向上的力提水桶,觀察到臺秤示數(shù)變?yōu)?kg,此時小文對水桶的拉力為
30
30
N.(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