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面“北半球近地面大氣系統(tǒng)圖”,回答:
(1)在圖中畫出脊線(…)和槽線(…)。
(2)填出圖中三處的氣壓類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3)圖中,A是________鋒,B是________鋒。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________鋒,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是由________鋒形成的鋒面雨。
(4)C處天氣特點是:________;D處天氣特點是:________。
(5)E處風向為:________;F處風向為: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黃岡秘題地理·專題能力測試卷二 題型:069
讀下面“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壓面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從氣壓狀況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為________控制,乙地近地面為________控制。
(2)從近地面氣流狀況的角度分析,丙地吹________風,丁地吹________風。
(3)如果甲、乙兩地均受到大氣污染,在圖中所示天氣系統(tǒng)控制下,哪一地近地面大氣污染較重,為什么?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高三秋季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天文輻射指的是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下面甲、乙圖中的曲線分別表示不同緯度天文輻射的年變化和北半球不同緯度地面太陽輻射的年變化,讀圖完成題。
【小題1】甲、乙兩圖中表示北極點上太陽輻射季節(jié)變化的曲線分別是
A.①--a | B.②-- b | C.⑤--c | D.⑥—d |
A.12月22日的日地距離比6月22日的日地距離近,太陽輻射更強 |
B.南極點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比北極點上空的更大 |
C.南極點的海拔高度比北極點更高,空氣更稀薄 |
D.南極地區(qū)冰雪覆蓋更廣,冰雪反射更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高三秋季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天文輻射指的是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下面甲、乙圖中的曲線分別表示不同緯度天文輻射的年變化和北半球不同緯度地面太陽輻射的年變化,讀圖完成題。
1.甲、乙兩圖中表示北極點上太陽輻射季節(jié)變化的曲線分別是
A.①--a B.②-- b C.⑤--c D.⑥—d
2.有數(shù)據(jù)表明12月22日南極點的天文輻射日總量比6月22日北極點天文輻射日總量要多5.23W/㎡,分析其最主要原因應是
A.12月22日的日地距離比6月22日的日地距離近,太陽輻射更強
B.南極點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比北極點上空的更大
C.南極點的海拔高度比北極點更高,空氣更稀薄
D.南極地區(qū)冰雪覆蓋更廣,冰雪反射更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