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讀“我國長三角、環(huán)渤海、西北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三種貨運方式占全國的比重(%)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公路運輸是西南地區(qū)最主要的貨運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 ②氣候 ③植被 ④資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長三角和環(huán)渤海都位于我國東部平原,長三角鐵路貨運比重明顯低于環(huán)渤海,制約長三角鐵路網絡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土地價格昂貴 B. 勞動力工資水平高

C. 河網密集,多洼地 D. 降水豐富,洪澇災害頻繁

【答案】

1A

2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影響交通運輸的因素,交通運輸受地形、水文、地質、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受經濟、社會、技術等人文因素影響。

1西南地區(qū)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多樣,公路運輸是最經濟、最靈活的貨運方式,故①正確;氣候條件對運輸方式的影響也較大,②對。植被、資源對運輸方式的影響較小,③④錯誤;綜上可知,選項A正確。

2讀圖可知,長三角地區(qū)貨運以水運為主,說明該地區(qū)河網密集、水系眾多;同時,由于河網密集,多洼地,鐵路的施工難度大、建設成本高,制約了鐵路的發(fā)展。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9示意中國某小區(qū)雨水收集、凈化和利用過程。完成下列各題。

【1】該系統在居民區(qū)的廣泛利用,對城市的影響有

A.降低地下水位 B.加重水體污染 C.解決缺水問題 D.減輕城市內澇

【2】從綜合效益考慮,該系統最適宜的推廣地區(qū)是

A.西北地區(qū) B.青藏地區(qū) C.華北地區(qū) D.東北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10月29日20時~30日20時全國降水量mm預報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形成圖中霜凍線A、B段分布特征差異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A緯度 冬季風

B.地形 緯度

C.地形 地形

D.大氣環(huán)流 地形

【2】C區(qū)域未出現霜凍,據圖分析其原因最合理的是

A該日此地為大風天氣,大氣不穩(wěn)定

B.受地形影響,盛行下沉氣流

C.該日此地受暖鋒影響,氣溫較高

D.該日此地為陰雨天氣,夜間大氣逆輻射強,氣溫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qū)自然景觀分布示意圖,以及P、Q兩區(qū)域的等高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有關圖中P處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最顯著月份7月

B. 分布于河流入海口處

C. 形成與風力作用相關,最顯著月份1月

D. 組成物質大小混雜無分選

2按照“地勢平坦、取水方便、無水患洪災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則,聚落選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工業(yè)產品價格和成本與市中心距離關系示意圖”。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只考慮經濟效益,該工業(yè)部門應該布局在( )

A. B. C. D.

2導致圖中成本曲線由b到a變化最主要的原因( )

A. 交通運輸更便利 B. 地租價格逐步降低

C. 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輕 D. 逐步接近消費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 年 3 月,以自然環(huán)保為主題的電影《美人魚》引發(fā)了人們對濱海濕地的關注。在人地矛盾日益緊張的今天,一些人的目光不由瞄向了那片一直都沒有明確國家立法保護的土地——濱海濕地上,“向大海要土地"成了見效最快、成本最低的土地增長方式。中國濱海濕地的面積銳減嚴重,與 20 世紀 50 年代相比,中國已喪失濱海濕地的 57%。

簡述濱海濕地面積減少的人為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524115分(北京時間),日本在種子島宇宙航天基地發(fā)射了先進的陸地觀測衛(wèi)星-2號衛(wèi)星,運行周期是14天。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

A. 衛(wèi)星發(fā)射當日種子島居民看到太陽從東南方升起

B. 衛(wèi)星運行期間,地球公轉的速度越來越快

C. 衛(wèi)星發(fā)射時正值種子島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大

D. 衛(wèi)星運行期間地球上極晝范圍越來越大

2

A. 地處熱帶,多晴好天氣 B. 緯度較低,節(jié)省燃料,提高載重

C. 遠離大城市,人煙稀少 D. 海洋運輸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GIS的全稱是

A. 地理信息系統 B. 遙感技術 C. 全球定位系統 D. 地球衛(wèi)星導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馬鈴薯性喜冷涼,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松透氣、涼爽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馬鈴薯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以疏檜而富含有機質的酸性土壤最為理想。讀“我國馬鈴薯優(yōu)勢區(qū)域布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當甲地區(qū)馬鈴薯生長最旺盛的時候,乙地區(qū)土地上卻難見其蹤影,其原因是乙地區(qū)

A. 市場上馬鈴薯供過于求,嚴重滯銷

B. 人們習慣選擇收益較高的水稻進行種植

C. 潮濕的土壤易導致馬鈴薯發(fā)生病變

D. 炎熱的天氣不利于馬鈴薯生長

2為提高我國馬鈴薯優(yōu)勢區(qū)的整體產量,應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增加勞動投入,精耕細作 B. 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種

C. 建造大棚、開墾梯田,改善自然條件 D. 退耕還林還草,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