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注:圖中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陰影部分是指1948的情況,各島周圍的輪廓線是2004年情況。

材料二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朝來暮去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啤ぐ拙右住独颂陨场

材料三 200多平方公里的崇明島東灘,是歐亞太陸東岸發(fā)育最完善的河口潮汐型灘涂濕地之一,它具有鮮明的動態(tài)性,原生態(tài)性以及物種的多樣性、稀有性、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曾以每年2萬畝的增加速度日長夜大,然而隨著圍墾的深入,它今天開始退縮了……

(1)與50多年前相比,長江入?诘奈恢冒l(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峽大壩建成后,對崇明島有何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崇明東灘上,人們在濕地上把淮涂圍墾和草灘挖成魚塘、蟹塘,這樣做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材料一,分析崇明島將來可能與江蘇省相連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解析:

1)崇明島西北和東南增加較快,致使長江水向東南流入東海,長江右岸(南岸)是侵蝕岸,左岸為堆積岸。

2)由于長江上游泥沙主要淤積在庫區(qū),崇明島的沉積物減少,在海浪和潮汐的侵蝕下,崇明島的面積有可能減小。

3)大堤和池塘割裂了整個東灘濕地的完整性,人類活動直接影響了物種的多樣性,從而使?jié)竦厣鷳B(tài)系統(tǒng)遭到破壞。

4)如果長江攜帶的泥沙不減少,那么完全有可能與北岸江蘇相連,但如果長江攜帶泥沙大量減少,加之南水北調(diào)使入海水量減少,那么與北岸相連的可能性減小。

本題運用遙感信息材料和文字資料,介紹了崇明島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告誡考生保護濕地資源的重要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注:圖中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陰影部分是指1948的情況,各島周圍的輪廓線是2004年情況。

材料二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朝來暮去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啤ぐ拙右住独颂陨场

材料三 200多平方公里的崇明島東灘,是歐亞太陸東岸發(fā)育最完善的河口潮汐型灘涂濕地之一,它具有鮮明的動態(tài)性,原生態(tài)性以及物種的多樣性、稀有性、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曾以每年2萬畝的增加速度日長夜大,然而隨著圍墾的深入,它今天開始退縮了……

(1)與50多年前相比,長江入海口的位置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峽大壩建成后,對崇明島有何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崇明東灘上,人們在濕地上把淮涂圍墾和草灘挖成魚塘、蟹塘,這樣做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材料一,分析崇明島將來可能與江蘇省相連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四川省鄰水中學高2009級地理第五次月考試人教版 題型:043

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我國荒漠化的土地面積已達267萬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草地退化、沙化和鹽堿化的面積占草地總面積的1/3,并且每年還以200萬頃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國人均耕地僅有1.43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下圖為我國2003年耕地減少的因素構成圖。

  材料二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院士說,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資源的減少,我國的糧食生產(chǎn)任務艱巨。從長遠和根本上講,要改變我國糧食增長的方式,開辟我國糧食生產(chǎn)的新途徑,關鍵在于農(nóng)業(yè)科技進步。

  材料三 最近十年我國糧食總產(chǎn)量的變化情況(億噸)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我國草地退化、沙化和鹽堿化面積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

(2)結合材料二,分析我國東北地區(qū)提高糧食產(chǎn)量的主要制約因素。黃淮海地區(qū)是我國中低產(chǎn)田集中分布地區(qū),當?shù)厥侨绾沃卫淼蜐竦氐?航天育種大有潛力,試說明理由。

(3)根據(jù)材料三,分析1998年~2003年我國糧食總產(chǎn)量呈下降趨勢的原因。

(4)生態(tài)退耕導致耕地減少,但從長遠意義看,生態(tài)退耕有利于改善環(huán)境的質(zhì)量。簡要分析生態(tài)退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云南昆明官渡第二中學高二第二次階段性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8分)

材料一: 太平洋中兩區(qū)域示意圖。

材料二:東亞地區(qū)圖

(1)讀材料一,甲、乙兩圖比較,比例尺較大的是      圖。判斷依據(jù)是          

     (4分)

讀材料二回答:

(2)A國的農(nóng)業(yè)類型以       為主,原因是         

          (4分)

www.(3)C國所在半島地形多山,整個地勢特點是。(2分)

(4)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影響日本經(jīng)濟發(fā)展的條件。(4分)

(5)簡述D所在國冬季和夏季降水的地域差別并分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我國荒漠化的土地面積已達267萬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草地退化、沙化和鹽堿化的面積占草地總面積的1/3,并且每年還以200萬頃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國人均耕地僅有1.43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右圖為我國2003年耕地減少的因素構成圖。

材料二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院士說,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資源的減少,我國的糧食生產(chǎn)任務艱巨。從長遠和根本上講,要改變我國糧食增長的方式,開辟我國糧食生產(chǎn)的新途徑,關鍵在于農(nóng)業(yè)科技進步。

材料三   最近十年我國糧食總產(chǎn)量的變化情況(億噸)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我國草地退化、沙化和鹽堿化面積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

(2)結合材料二,分析我國東北地區(qū)提高糧食產(chǎn)量的主要制約因素。黃淮海地區(qū)是我國中低產(chǎn)田集中分布地區(qū),當?shù)厥侨绾沃卫淼蜐竦氐?航天育種大有潛力,試說明理由。

(3)根據(jù)材料三,分析1998年~2003年我國糧食總產(chǎn)量呈下降趨勢的原因。

(4)生態(tài)退耕導致耕地減少,但從長遠意義看,生態(tài)退耕有利于改善環(huán)境的質(zhì)量。簡要分析生態(tài)退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