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碰撞形成了( )

A. 喜馬拉雅山脈 B. 阿爾卑斯山脈 C. 馬里亞納海溝 D. 日本群島

【答案】A

【解析】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是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馬里亞納海溝是太平洋板塊俯沖到亞歐板塊底部碰撞擠壓形成的;日本群島也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大陸板塊受擠上拱形成的。所以本題A選項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

(1)填出左圖中各字母所表示的氣壓帶名稱:

氣壓帶:B 、C 、

(2)用箭頭畫出BC和CD之間的風帶。

(3)由于 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南北移動,導致氣壓帶和風帶在一年內也做周期性的季節(jié)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段高速鐵路景觀。到2010年底,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約7500千米,完成下列各題。

1在平原地區(qū),修建高速鐵路時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

A. 減少噪音擾民 B. 減少占用耕地 C. 縮短運營里程 D. 保護野生動物

2我國高速鐵路網(wǎng)建成后,下列區(qū)段中,民航客運業(yè)受沖擊最大的是(  )

A. 武漢——廣州 B. 杭州——上海 C. 成都——上海 D. 蘭州——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度半島西南季風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地勢的影響

B.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C.熱帶氣旋的影響

D.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jié)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大舉入侵。在民族危亡的重要關頭,共青團響應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召喚,于193512月發(fā)出____________,聲明愿意開放組織,歡迎一切贊成抗日救國的青年加入。

A.《告全國青年書》B.《八一宣言》

C.《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各校學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D.《五四宣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下列人地關系的三種不同觀點,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觀點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觀點一誕生于人類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

B. 觀點一以通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破壞自然環(huán)境為其主要影響

C. 觀點一以通過工 業(yè)活動造成環(huán)境污染為其主要影響

D. 觀點一的后果是造成人地關系的全面不協(xié)調

2下列有關觀點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觀點二也就是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 B. 觀點二產(chǎn)生于生產(chǎn)力水平極為低下的時代

C. 觀點二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D. 觀點二認為人只是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宜興月考)讀“地球公轉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地球由A位置公轉到B位置的過程中,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特點

(2)在甲圖中用字母M標出直射點、用箭頭表示太陽光線(光線畫在甲圖左側)、用陰影表示夜半球。

(3)甲圖中Q點所在晨昏線屬于______(晨或昏),該點上的太陽高度角為________。

(4)簡述地球由B位置公轉到C位置過程中,甲圖中M點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美國(1900~2008年)人口增長和美國(1900~2008年)人均壽命變化示意圖。

材料二:美國人口密度和美國人口構成情況示意圖。

(1)閱讀材料簡要概括美國人口特點。

(2)分析美國東北部人口稠密的社會經(jīng)濟原因。

(3)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國東北部老工業(yè)區(qū)的人口大量遷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地貌的成因與斷層有關的是

A.華山、富士山B.華山、長白山天池

C.廬山、富士山D.華山、廬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