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98年6月,長江流域發(fā)生了特大洪澇災害,這是長江繼1954年以來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受災面積3.18億畝,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1 700多億元。
材料二 據(jù)有關部門報告,1998年長江的降水量小于1954年,但中下游水位卻普遍高于1954年。
材料三 大災之后,國務院發(fā)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一切毀林開荒行為,采取嚴厲措施搶救和保護森林資源,同時國家加大了水利基礎建設的投入。
(1)閱讀材料一,從氣候因素分析1998年長江流域發(fā)生特大洪澇災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材料二,分析長江中下游水位普遍高于1954年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材料三,結合長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你認為可分別采取什么措施防止洪澇災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必須熟練運用有關基礎知識,對區(qū)域地理比較熟悉,對社會熱點比較關心,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正確解答此題。第( 1)題應從分析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活動規(guī)律入手。第(2)題可從分析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入手。第(3)題須運用區(qū)域地理知識,進行發(fā)散思維。該題應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提出措施,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應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出有見解的看法。答案:( 1)1998年,由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長時間穩(wěn)定在20°N~25°N之間,使鋒面雨帶長期停留在我國長江流域,造成長江流域降水時間長、雨量大,從而引發(fā)全流域的洪澇災害。(2)近幾十年來,由于長江上游亂砍濫伐,使森林覆蓋率降低,上游水土流失加劇,大量的泥沙涌入長江,使中下游河床抬高,部分河道淤積,泄洪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圍湖造田,使湖泊的蓄洪能力下降。這些都使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水位上升,加劇了險情和災情。(3)上游:從水文特征看,這一段多峽谷,水流急。因此,一方面可修建水庫調(diào)節(jié)水量的變化,一方面要保護水源林,嚴禁亂砍濫伐,積極植樹造林。中游:從水文特征看,這一段水量大,水流平緩,多湖泊,多支流,河道曲折。因此,從工程措施上看可采取加固大堤、裁彎取直、在支流上興修水庫等措施;從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角度注意各支流上游的森林保護,禁止圍湖造田。下游:從水文特征看,這一段江闊水深、多沙。因此,可采取加固大堤、疏浚河道等工程措施。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泰興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調(diào)研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北京時間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向社會發(fā)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
題。(共13分)
材料一 普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個百分點。
材料二 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6.86提高了1.2個百分點。
材料三 流動人口變化
(1)從普查結果來看,我國人口發(fā)展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2)如何解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問題?
(3)廣東省人口一躍超過河南省,成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試分析其原因。
(4)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狀況,部分學者提出放寬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還是反對?并說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水分資源狀況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時間可能蒸發(fā)量與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我國西北部分區(qū)城示意圖(圖6)
(1) 運用材料中數(shù)據(jù),說明甘肅省圖示區(qū)域干濕地區(qū)和溫度帶的分布。(8分)
(2) 寧夏平原是“被賀蘭山護著、黃河愛著的地方”試說明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義(8分)
⑶寧夏傳統(tǒng)民居多坐北朝南,一般不設北窗,墻體較厚,屋頂坡度較小。試分析寧夏傳統(tǒng)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⑷寧夏平原水稻畝產(chǎn)比小麥髙83.9%,凈收益是小麥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麥的3倍。有人建議該地應充分利用當?shù)貤l件大力發(fā)展水稻種植。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