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兩地分別位于我國兩大地形區(qū)中。請根據(jù)下表所提供的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地所在的地形區(qū)分別是(  )

A. 云貴高原、成都平原 B. 云貴高原、洞庭湖平原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2甲地夏季氣溫明顯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所處緯度位置不同 B. 所屬氣候類型不同

C. 所處海陸位置不同 D. 所處地形類型不同

【答案】

1B

2D

【解析】

1根據(jù)表中經(jīng)緯度信息可以判斷,甲、乙兩地所在的地形區(qū)分別是云貴高原、洞庭湖平原,ACD錯誤,故選B。

2結合上題分析,甲地位于云貴高原,乙地位于洞庭湖平原,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所處地形類型不同導致甲地夏季氣溫明顯低于乙地;甲、乙兩地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甲、乙兩地都位于陸地內部;由表可知,甲、乙兩地緯度位置相差不大。ABC錯誤,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河床的沖淤與河流含沙量有密切關系,當河流的含沙量小于其輸沙能力時,河床就會被沖刷;當河流的含沙量大于其輸沙能力時,河床就會淤積。三峽大壩蓄水后對其下游河段的徑流量和含沙量產生了明顯影響,也影響到下游河床的沖淤過程。宜昌站和螺山站是荊江河段的上游和下游的兩個水文監(jiān)測站,下圖為兩站在三峽大壩蓄水前后的含沙量變化過程圖。

(1)描述螺山站與三峽大壩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含沙量的變化特征。

(2)判斷三峽大壩蓄水前后荊江河段沖淤狀況,并說明判斷依據(jù)。

(3)推測三峽大壩蓄水后對荊江河段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太陽輻射量隨緯度分布示意圖?赡芸傒椛淞渴强紤]了受大氣削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效總輻射量是考慮了大氣和云的削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完成下列各題。

1云量最多的地區(qū)是( )

A. 赤道地區(qū) B. 北緯20°地區(qū)

C. 北緯40°地區(qū) D. 北緯60°地區(qū)

2影響可能總輻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氣云量 B. 大氣厚度 C. 太陽高度 D. 通過的大氣路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地理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下圖為我國南海局部地區(qū)圖和中國新建的南海燈塔雄姿圖。

(1)我國南海島嶼的海岸類型以 為主。

(2)圖中字母表示的海底類型名稱是:A ,B

(3)我國南海建燈塔,屬于開發(fā)海洋的 資源。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開發(fā)的南海海洋資源有 等。

(4)簡述我國堅決維護南海權益的重要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圖,回答下面兩題。

1有關圖甲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等溫線①的數(shù)值大于② B. 等溫線①的數(shù)值小于②

C. 圖示區(qū)域為海洋 D. 不能確定圖示區(qū)域是海洋還是陸地

2圖甲所示日期,圖乙中處于多雨的是(  )

A. M地 B. N地 C. P、Q地 D. 只有Q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沿24°N緯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區(qū)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西向東 D. 自東向西

2下列描述符合圖示區(qū)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 植被茂盛,生物多樣 B. 水流平緩,水量豐富

C. 土層深厚,千溝萬壑 D. 氣候高寒,地震頻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總撫養(yǎng)比指總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shù)與勞動年齡人口數(shù)之比。下圖為我國2005~2014年撫養(yǎng)比變化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信息反映了(  )

A. 總撫養(yǎng)比呈持續(xù)下降

B. 2010年前總撫養(yǎng)比變化趨勢受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C. 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

D. 2010年后總撫養(yǎng)比變化趨勢受獨生子女政策影響

2我國于2015年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預期2025年比2014年(  )

A. 少兒撫養(yǎng)比明顯上升

B. 人口總撫養(yǎng)比明顯下降

C. 老年撫養(yǎng)比明顯下降

D. 勞動年齡人口明顯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圖1為歐洲西部局部略圖。圖中甲區(qū)域為歐洲西部著名的小麥產區(qū),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右圖為左圖中乙地春分日太陽在地平線以上的運動軌跡,黑點為春分日正午太陽位置。

材料二 在德國工業(yè)化時期,魯爾區(qū)憑借優(yōu)越的區(qū)位條件快速發(fā)展成為重要的工業(yè)基地。同時也造成萊茵河的嚴重污染。20世紀80年代以來,魯爾區(qū)經(jīng)歷了綜合治理,面貌煥然一新,昔日被稱為“歐洲下水道”的萊茵河變得清澈。

(1)從成土母質、氣候和生物三個方面,分析甲區(qū)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原因。

(2)分析萊茵河航運價值高的自然條件,并說明魯爾區(qū)治理后其水運地位相對下降的原因。

(3)指出魯爾區(qū)治理后區(qū)位因素的主要變化,并分析其對萊茵河變清的影響。

(4)在右圖中繪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線以上太陽運動軌跡,并注明日出、日落位置,用小黑點標明正午太陽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4.0”被認為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由“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構成,產品、消費與生產三方融合和一種高度靈活的個性化、數(shù)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讀“工業(yè)4.0”產業(yè)鏈圖,完成下列各題。

1與傳統(tǒng)工業(yè)比較,“工業(yè)4.0”工廠布局更靠近

A. 原料地和市場 B. 能源豐富地區(qū)

C. 大城市和交通樞紐 D. 勞動力豐富、廉價的地區(qū)

2“工業(yè)4.0”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A. 擴大傳統(tǒng)制造業(yè)生產規(guī)模 B. 提高工業(yè)生產的整體成本

C. 工業(yè)生產由分散走向集中 D. 可實現(xiàn)工業(yè)的個性化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