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讀圖,完成5~6題。

1.圖中B河流域開發(fā)治理的措施是(  )

A.從防洪入手,綜合開發(fā)利用水資源

B.重視水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發(fā)展低耗能工業(yè)

C.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資源,全面推廣溫室蔬菜生產

D.十分重視環(huán)境保護工作,大力發(fā)展低污染工業(yè)

2.在B河流域內要(  )

①注重建設水利樞紐工程,以干流為重點,實行梯級開發(fā)

②在興建防洪設施的同時,兼顧航運

③建設巨大航運網,全年通航

④發(fā)展林業(yè)作為整個流域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⑤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限制畜牧業(yè)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答案】

 

1.A

2.D

【解析】本題考查河流的開發(fā)與治理。

1.B河表示田納西河流域,A項實行水資源的綜合開發(fā);正確。B項該流域的工業(yè)發(fā)展以充足而廉價的電力為依托,發(fā)展高耗能產業(yè);錯誤。C項因地制宜的發(fā)展農業(yè),農林牧副漁業(yè)綜合發(fā)展;錯誤。D項流域內的工業(yè)多為高耗能工業(yè),環(huán)境污染較重;錯誤。

2.⑤該流域內的農業(yè)生產實行因地制宜,農林牧副漁業(yè)的綜合發(fā)展;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世界上四條著名大河入�?诟浇氖疽鈭D”,讀圖,完成5~6題。

5.關于圖中四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丁四條大河均為外流河,雖然流向不同,但卻注入相同的海洋

B.乙圖中的河流與其他三條河流的主要區(qū)別是汛期較短,含沙量小,有結冰期

C.丙、丁兩圖中,河流入�?诟浇貐^(qū)共同的氣候特點是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

D.丙圖中的河流航運價值大,丁圖中的河流是流經國家和地區(qū)最多的河流之一

6.甲、乙兩圖中,河流入�?诟浇貐^(qū)未出現大城市的原因是(  )

①入�?诟浇貏莸推剑樗{大�、诤恿魅牒?诟浇暮竭\價值不大�、廴牒?诟浇貐^(qū)的氣候過于濕熱 ④乙圖所示河流的入�?诓粩嘧冞w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五種類型產業(yè)區(qū)位選擇模式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

5.食品工業(yè)、軟件產業(yè)、服裝加工業(yè)與圖中所示類型相符的依次是(  )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6.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實現跨國界轉移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氣

系統(tǒng)的垂直剖面圖,其中甲(40°N,110°E)、乙(45°N,120°E)

是近地面的兩地點。讀圖,完成5~6題。

5.下圖能正確表示控制甲、乙兩地的天氣系統(tǒng)是   (  )

6.甲、乙兩地在此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下,天氣狀況最可能是                       (  )

A.甲地炎熱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氣溫日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氣溫較低;乙地多狂風暴雨

C.甲地此時多西南風;乙地此時多東北風

D.甲地沙塵漫天,大氣能見度差;乙地陰雨連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深圳戶籍人口來源地分布圖”,讀圖,完成5~6題。

5.深圳戶籍四川人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A.農村剩余勞動力多

B.自然資源短缺

C.政府安排外遷人口多

D.生態(tài)移民較多

6.大規(guī)模人口遷移(  )

A.減慢了人口老齡化進程

B.擴大了地區(qū)間的經濟差距

C.調節(jié)了地區(qū)間人才余缺

D.緩解了交通運輸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日照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完成5~6題。

1.關于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日溫差①地大于④地

B.日均溫①地小于⑨地

C.降水全部集中在②地

D.③地將出現連續(xù)性降水

2.下列天氣現象屬于由圖示天氣系統(tǒng)引起的是

A.天高云淡,秋高氣爽

B.時雨時霧,十天半月下不停

C.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