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烯和甲烷都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B.米酒變酸是因為乙醇被氧化為乙酸

C.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可用熱的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雜質(zhì)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A、乙烯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而甲烷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錯誤;B、米酒變酸是因為乙醇被氧化為乙酸,正確;C、糖類中的單糖和低聚糖、油脂不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錯誤;D、乙酸乙酯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乙酸鈉和乙醇,不能用熱的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雜質(zhì),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常用的溫濕年變化圖是以標明在坐標上的逐月平均氣溫和相對濕度(或降水量)的12個點,按月順序連接起來的多角形圖。把生物的生態(tài)特征與氣候圖相結(jié)合,就成為生物氣候圖。讀圖,完成下題。

危害柑桔的地中海蠟實蠅,其生活的最適宜溫濕范圍是1632℃7585%之間,圖4中內(nèi)、中、外三個長方形分別表示其最適宜、適宜和可耐受范圍,則該生物氣候圖表明( )

A. 火奴魯魯全年溫度、濕度都是最適于蠟實蠅生長發(fā)育

B. 巴黎較冷的6個月對蠟實蠅的繁殖不利,但尚未超過其耐受限度

C. 喀土穆因為太熱使這種害蟲有9個月無法生存

D. 安卡拉的氣候使其全年都可生長這種害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qū)域季節(jié)分布及其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

16.【1】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qū)是( )

A.地 B. C.地 D.

17.【2】關(guān)于圖中各地干旱災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的春旱原因是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fā)旺盛

B.的伏旱原因是受高氣壓(副高)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干燥少雨

C.地冬春易干旱原因是冬春季受單一大陸性干冷氣團控制,降水較少

D.地全年干旱原因是深居內(nèi)陸,遠離海洋,受地形阻擋,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兩幅圖,圖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卮鹣铝懈黝}。

1下列有關(guān)大理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因變質(zhì)作用而形成

B. 按成因?qū)儆趲r漿巖

C. 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 形成于地殼鎂層

2圖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條件相比:

A. ①、②兩地均為荒漠

B. ④地冬季受北方冷空氣影響,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qū)低的多

C. ③地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

D. 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一局部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圖示地形特征較為符合的是

A四川盆地 B珠穆朗瑪峰 C白頭山天池 D云貴高原

【2】面最后可能是過AB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的是

【3】該地區(qū)最主要的地質(zhì)災害是

A地震 B火山噴發(fā) C滑坡 D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622日,甲、乙兩處處在北半球同一經(jīng)線上,當甲、乙兩地日影最短時,測得甲地太陽高度角為60°,乙地太陽高度角為36°,甲、乙兩地在某地圖上的最小距離是444厘米,不考慮地形因素,完成下列各題。

1

A. 甲、乙兩地當天不可能同時看到日出 B. 甲、乙兩地一定使用相同的區(qū)時

C. 甲、乙兩地晝夜長短相同 D. 甲、乙兩地自轉(zhuǎn)的線速度相同

2

A. 124000000 B. 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30千米

C. 六十萬分之一 D.

3

更能體現(xiàn)地表起伏狀況 可能會改變山高或河長 會使水流更快,水能更豐富 不會改變坡度大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C、D、E、F各點中,與B點自轉(zhuǎn)線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幾個( )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2二分日,圖中A、C、D、E、F各點中,與B點晝長相同而地方時不相同的有幾個( )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我國夏季鋒面雨帶的形成原理圖,圖乙是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的月平均位置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共9分)

1)簡述北半球副熱帶高壓的移動規(guī)律,并說明影響其移動的主要原因。(2分)

2)據(jù)圖分析夏半年我國鋒面雨帶的移動規(guī)律。(3分)

3)在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持續(xù)偏南的年份,簡析該變化對我國南北方的降水及人類活動產(chǎn)生的影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交通運輸業(yè)是人為活動碳排放的第二大來源,僅次于電力與熱力生產(chǎn)部門。下列是我國1990-2012年公路、鐵路、航空和水運四種運輸方式客運交通碳排放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中國客運交通的碳排放增長迅速,從1990年的2535萬噸增長到2012年的49399萬噸,增長了18倍,而總旅客周轉(zhuǎn)量僅增長了9倍。讀圖、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對我國四種運輸方式及其CO2排放量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中國客運交通的總體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B航空運輸碳排放增長速度遠遠髙于公路運輸

C水路運輸碳排放量較少,但在逐年增加

D鐵路和公路在旅客周轉(zhuǎn)量中的比例不斷降低,而水運和航空的比例不斷提高

【2】圖b中四種運輸方式的交通碳排放強度,分別表示公路、鐵路、民航、水運的是

A③④①②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