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1343  31351  31357  31361  31367  31369  31373  31379  31381  31387  31393  31397  31399  31403  31409  31411  31417  31421  31423  31427  31429  31433  31435  31437  31438  31439  31441  31442  31443  31445  31447  31451  31453  31457  31459  31463  31469  31471  31477  31481  31483  31487  31493  31499  31501  31507  31511  31513  31519  31523  31529  31537  109140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洞庭湖區(qū)農業(yè)經濟發(fā)達,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洞庭湖區(qū)成為“魚米之鄉(xiāng)”的

有利條件有

①熱量充足  

②光照強烈   

③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④水源充足  

⑤耕種歷史悠久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山東原本是我國的糧食、棉花和花生生產大省,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

一些地區(qū)逐漸形成以花卉、蔬菜、水果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溫

室大棚和節(jié)水灌溉技術,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生產了大量的反季節(jié)蔬菜。據(jù)此完成問題。

1.根據(jù)上述材料,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區(qū)已由種植園農業(yè)向商品谷物農業(yè)轉變  

B.農業(yè)生產已擺脫了地域的限制

C.該地區(qū)已成為典型的混合農業(yè)區(qū)   

D.人們可以改造某些自然條件進行農業(yè)生產

2.我國蔬菜等農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原因是

A.勞動力資源豐富                                  B.我國蔬菜種植的自然條件好

C.我國蔬菜的質量好  D.我國蔬菜生產的科技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該圖為中國和美國的部分地區(qū),陸地陰影部分為玉米帶。讀圖,回答問題。

1.我國東北玉米帶和美國玉米帶所共同具備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①熱量豐富,生長期長 

②地廣人稀 

③夏季降水豐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勢平坦、萃寥婪饰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中美兩國玉米帶所共有的社會經濟因素是

①勞動力充足 

②機械化程度高 

③市場廣大 

④復種指數(shù)高 

⑤交通運輸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承接全球IT產業(yè)轉移的路徑圖(圖A)和IT全球化競爭的金字塔模型示意

圖(圖B),回答問題。

1.圖A中,我國承接全球IT產生轉移的路徑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環(huán)渤海地區(qū)                    D.閩南地區(qū)

2.圖B為IT全球化競爭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制造和研發(fā)環(huán)節(jié)                   

B.品牌和核心技術環(huán)節(jié)

C.加工和組裝環(huán)節(jié)                          

D.市場和運輸環(huán)節(jié)

3.下列關于我國IT產業(yè)發(fā)展趨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發(fā)揮廉價勞動力的優(yōu)勢,降低成本,增加產業(yè)競爭力

B.高層次承接新一輪全球IT產業(yè)轉移

C.產業(yè)高度集聚,規(guī)模效應進—步擴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創(chuàng)造”升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河畔有一座農場,一進農場,映入眼簾的是面積不大的耕地,蕩漾著碧波的魚

池,令人悅目的森林,牛和羊成群的牧場,以及各種各樣的加工廠,它們相輔相成,互為利

用。農田為牲畜提供飼料,牲畜為農田提供肥料,森林保持水土,河池潤澤草木。據(jù)此回答

以下問題。

1.上述農場發(fā)展的模式是

A.能量密集型農業(yè)       B.生態(tài)農業(yè)        C.立體農業(yè)          D.傳統(tǒng)自然農業(yè)

2.解決該農場居民生活燃料的最理想措施是

A.從場外購進煤炭或石油      

B.砍伐森林或利用秸桿做燃料

C.建立火力發(fā)電廠            

D.利用牲畜糞便、作物秸桿和植物枯枝落葉等制取沼氣

3.對照上述農業(yè)發(fā)展模式可知,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的南方丘陵地區(qū)出現(xiàn)的“以

糧為綱,全面砍光;開山種糧,越種越荒”的狀況,其原因在于

A.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B.當?shù)氐牡貛酝寥馈t壤比較貧瘠

C.季風氣候影響,水量不穩(wěn)                

D.因地制宜,發(fā)展多種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南方低山丘陵區(qū)是我國僅次于黃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區(qū)。圖1方框中Ⅰ、Ⅱ、

Ⅲ、Ⅳ相應內容排序正確的是

①耕地緊張 

②亂砍濫伐 

③植被破壞 

④地形起伏大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東南沿海某自然村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該自然村等高線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該自然村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氣溫約10℃,最熱月平均氣溫

約28℃;人口密度約550人/平方千米。

(1)該自然村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最有可能是                 ,這里發(fā)展該農業(yè)的有利自然

條件有哪些?(5分)

(2)甲、乙、丙、丁四處中,一般情況下商店比較集中的是      處,理由

__                                      。(3分)

(3)如果以該區(qū)域的農產品為原料,可以發(fā)展            、       等工業(y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環(huán)境問題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說出圖中序號分別代表的環(huán)境問題。(4分)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據(jù)圖分析導致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的主要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據(jù)圖說出治理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的主要措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屆浙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能源區(qū)域分布和能源調運路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中A、B(B1、B2、B3)代表我國正在建設的兩大能源工程,它們分別是     工程和

            工程。(2分)

(2)圖中B3調運的能源主要是水電,該能源在這一區(qū)域十分豐富的原因是:(2分)

    ①      ②     

(3)我國西部地區(qū)土地遼闊,資源豐富。但長期以來,制約西部經濟發(fā)展最主要的社會經

濟原因是(1分)

  A.風沙危害嚴重       B.農業(yè)基礎薄弱   

C.水資源短缺         D.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4)簡述我國政府實施A、B兩大能源工程對東、西部地區(qū)的意義。(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浙江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位教授是這樣看待中國的:他首先把中國分成東部與西部,再分別分成南北兩部分,形成圖1中①、②、③、④四塊區(qū)域,并將這四塊區(qū)域命名為“銀色中國”“金色中國”“黃色中國”和“綠色中國”。據(jù)此回答1~3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銀色中國”與“金色中國”以岡底斯山為界

B.“金色中國”與“綠色中國”的分界線包括賀蘭山

C.“黃色中國”與“綠色中國”的分界線為秦嶺

D.“銀色中國”與“綠色中國”的分界線是巫山

2.關于各區(qū)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黃色中國”——一年四季常綠     

B.“金色中國”——高寒

C.“綠色中國”——一年兩到三熟     

D.“銀色中國”——伏旱

3.各區(qū)域與主要成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A.“黃色中國”——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國”——海陸位置影響

C.“綠色中國”——流水侵蝕作用    

D.“銀色中國”——緯度位置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