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A、B、C、D、E、F、G七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A,B原子最外層有兩個未成對電子,化合物CD2為紅棕色氣體,E的單質(zhì)易與水反應且只作氧化劑,元素F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5個電子,G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其余各層電子均充滿.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B、C、D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C(用元素符號表示).
(2)A、B、D可形成分子式為A2BD的某化合物,則該化合物分子中B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是:sp2
(3)E的單質(zhì)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F2=4HF+O2↑.
(4)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態(tài)原子的內(nèi)層軌道全部排滿電子,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元素Y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4個電子.
①X與Y所形成化合物中X的化合價等于其族序數(shù),Y達到8電子的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ZnS.
②乙醇在D的氫化物(H2D)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在D的氫化物(H2D)中的溶解度,其原因是:乙醇分子與水分子之間形成氫鍵而H2S分子與水分子之間不形成氫鍵.
③X的氯化物與氨水反應可形成配合物[X(NH34]CI2該配合物中含有o鍵的數(shù)目為:16.
(5)F與G所形成化合物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G位于ds區(qū).
②在1個晶胞中,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uCl.
已知該晶體的密度為p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該晶體中F原子和G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frac{\sqrt{3}}{4}$$\root{3}{\frac{4×99.5}{ρ{N}_{A}}}$cm(只寫計算式)(F原子位于體對角線上)

分析 A、B、C、D、E、F、G七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A,則A為H元素;化合物CD2為紅棕色氣體,該氣體為NO2,則C為N、D為O元素;B原子最外層有兩個未成對電子,其原子序數(shù)小于N,則B為C元素;E的單質(zhì)易與水反應且只作氧化劑,則E為F元素;元素F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5個電子,則F含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含有7個電子,為Cl元素;G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其余各層電子均充滿,核外電子數(shù)=2+8+18+1=29,則G為Cu元素;
(4)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態(tài)原子的內(nèi)層軌道全部排滿電子,則內(nèi)層電子數(shù)=2+8+18=28,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所以該原子有30個電子,為Zn元素;元素Y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4個電子,則Y是S元素,據(jù)此進行解答.
(5)①G為Cu,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ⅠB族,為ds區(qū);
②利用均攤法計算得出;計算出一個晶胞中微粒數(shù),利用化合物的摩爾質(zhì)量和密度計算出晶胞邊長,根據(jù)晶胞的結(jié)構(gòu)可知,銅原子和M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立方體體對角線的$\frac{1}{4}$.

解答 解:A、B、C、D、E、F、G七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是A,則A為H元素;化合物CD2為紅棕色氣體,該氣體為NO2,則C為N、D為O元素;B原子最外層有兩個未成對電子,其原子序數(shù)小于N,則B為C元素;E的單質(zhì)易與水反應且只作氧化劑,則E為F元素;元素F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5個電子,則F含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含有7個電子,為Cl元素;G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其余各層電子均充滿,核外電子數(shù)=2+8+18+1=29,則G為Cu元素,
(1)B、C、D分別為C、N、O,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元素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氮元素2p能級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能量較低,失去第一個電子需要的能量較多,其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故C、N、O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數(shù)值從大到小的順序為:N>O>C,
故答案為:N>O>C;
(2)H、C、O可形成分子式為H2CO,為HCHO,該分子中C原子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是3且不含孤電子對,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C原子雜化方式為sp2,
故答案為:sp2
(3)E的單質(zhì)為F2,F(xiàn)2與水反應生成氟化氫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2=4HF+O2↑,
故答案為:2H2O+2F2=4HF+O2↑;
(4)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態(tài)原子的內(nèi)層軌道全部排滿電子,則內(nèi)層電子數(shù)=2+8+18=28,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所以該原子有30個電子,為Zn元素;元素Y基態(tài)原子的3p軌道上有4個電子,則Y是S元素,
①X、為Zn、Y為S,X與Y所形成化合物中X的化合價等于其族序數(shù),則X的化合價為+2,Y達到8電子的穩(wěn)定結(jié)構(gòu),該化合物為ZnS,
故答案為:ZnS;
②D為O、Y為S,D的氫化物為H2O,H2Y為H2S,在乙醇的水溶液中,水分子和乙醇分子之間易形成氫鍵,氫鍵的存在導致其溶解性增大,而H2S分子與水分子之間不形成氫鍵,
故答案為:乙醇分子與水分子之間形成氫鍵而H2S分子與水分子之間不形成氫鍵;
③該配合物為[Zn(NH34]Cl2,高配合物的配離子中Zn原子和N原子、氨氣分子中N原子和H原子之間都存在σ鍵,則一個該配離子中σ鍵個數(shù)=4+3×4=12,所以配合物[Zn(NH34]Cl2中含有σ鍵的數(shù)目為16,
故答案為:16;
(5)①F為Cl、G為Cu,Cu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ⅠB族,屬于ds區(qū),
故答案為:ds;
②由銅與Cl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可知,4個銅原子都在晶胞內(nèi)部,故該晶胞中銅的個數(shù)為4,氯原子的個數(shù)為:8×$\frac{1}{8}$+6×$\frac{1}{2}$=4,所以該晶體的化學式為:CuCl;
將大正方體分成8個小正方體,則該晶體中銅原子和M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小正方體的體對角線的一半,1個該晶體中含有4個CuCl,則該晶體的體積為:$\frac{4×99.5}{ρ{N}_{A}}$cm3,晶胞的邊長為$\root{3}{\frac{4×99.5}{ρ{N}_{A}}}$cm,小正方體的邊長為$\frac{1}{2}$$\root{3}{\frac{4×99.5}{ρ{N}_{A}}}$cm,小正方體的體對角線是小正方體邊長的$\sqrt{3}$倍,則小正方體的體對角線為:$\frac{\sqrt{3}}{2}$$\root{3}{\frac{4×99.5}{ρ{N}_{A}}}$cm,則該晶體中銅原子和Cl原子之間的最短距離為:$\frac{\sqrt{3}}{4}$$\root{3}{\frac{4×99.5}{ρ{N}_{A}}}$cm,
故答案為:CuCl;$\frac{\sqrt{3}}{4}$$\root{3}{\frac{4×99.5}{ρ{N}_{A}}}$.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晶胞計算、元素推斷、氫鍵、原子結(jié)構(gòu)與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關(guān)系等知識,題目難度較大,推斷元素為解答關(guān)鍵,(5)為易錯點,注意掌握均攤法在晶胞計算中的應用,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把Cl2通入含11g NaBr的溶液中,充分反應后將溶液蒸干,得6.55g殘渣.通過計算回答
(1)NaBr是否完全反應?(2)生成的NaCl為多少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guān)金屬及金屬材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合金的性能一般優(yōu)于純金屬
B.碳素鋼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合金,碳素鋼在空氣中比純鐵耐腐蝕
C.酒精燈加熱鋁箔至熔化,鋁并不滴落,說明鋁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
D.用金屬鋁與V2O5反應冶煉釩,主要是因為鋁的還原能力比釩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已知水在25℃和95℃時,其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
(1)25℃時,將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溶液pH降為11,需加入水的體積為:900mL
(2)95℃時,若100體積pH1=a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pH2=b的某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混合前,a與b應滿足的關(guān)系是a+b=14或pH1+pH2=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硒(Se)是一種有抗癌、抗氧化作用的元素,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1)基態(tài)硒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4s24p4
(2)鍺、砷、硒的第一電離能大小排序為As>Se>Ge.H2SeO4的酸性比H2SeO3的強,其原因是H2SeO4分了中非羥基氧數(shù)大于H2SeO3
(3)H2SeO3的中心原子雜化類型是sp3;SeO32-的立體構(gòu)型三角錐形.
(4)H2Se屬于極性 (填“極性”或“非極性”)分子;單質(zhì)Se的熔點為217℃,它屬于分子晶體.
(5)硒化鋅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其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該晶胞中硒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4;若該晶胞密度為ρg•cm-3,硒化鋅的摩爾質(zhì)量為Mg/mol.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則晶胞參數(shù)a為$\root{3}{\frac{4M}{ρ{N}_{A}}}$×1010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氮氧化物排放是形成臭氧層空洞、酸雨、霧霾的重要成因之一.SCR法是工業(yè)上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反應原理為:4NH3(g)+4NO(g)+O2(g)?4N2(g)+6H2O(g)△H<0
(1)氮氧化物破壞臭氧層原理為:①NO+O3?NO2+O2  ②NO2+O?NO+O2
常溫下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為K1,反應②的平衡常數(shù)為K2,則反應O3+O?2O2的平衡常數(shù)K=K1•K2(用K1、K2表示).
(2)SCR法除NO時,投料比一定時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轉(zhuǎn)化率的反應條件是降低溫度、減小壓強.該法可能發(fā)生副反應4NH3(g)+5O2(g)?4NO(g)+6H2O(g),減少副反應的主要措施是選擇合適的催化劑、控制氧氣用量.
(3)其他條件相同,在甲、乙兩種催化劑作用下,NO轉(zhuǎn)化率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圖.
①工業(yè)上選擇催化劑乙的原因是低溫下有很強的催化活性;
②在催化劑甲作用下,圖中M點處(對應溫度為210℃)NO的轉(zhuǎn)化率一定不是(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該溫度下的平衡轉(zhuǎn)化率.高于210℃時,NO轉(zhuǎn)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劑活性降低、副反應增多.
(4)消除汽車尾氣中的NO時,可用尿素[(NH22CO]還原NO,既安全又高效,且產(chǎn)物都是空氣中含有的成分.與SCR法相比,等物質(zhì)的量的尿素與氨氣可消除的NO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不考慮副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的最簡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異構(gòu)體的是( 。
A.丙烯、環(huán)己烯B.乙酸和甲酸甲酯
C.對甲苯酚和苯甲醇D.甲醛和甲酸甲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鐵與稀鹽酸反應:Fe+2H+═Fe2++H2
B.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OH-+H+═H2O
C.鋁與硫酸銅溶液反應:Al+Cu2+═Al3++Cu
D.氯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SO42-+Ba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在一密閉的2L的容器里裝有4mol SO2和2mol O2,在一定條件下開始反應.2min末測得容器中共有5.2mol 氣體,試計算:
(1)2min末SO3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2min內(nèi)O2的平均反應速率v(O2);
(3)2min末SO2的轉(zhuǎn)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