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化學與生活、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薪柴之灰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施用可增強肥效。

B. 玻璃鋼和壓電陶瓷都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C. 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不同

D. 《泉州府志》:元時南安有黃長者為宅煮糖,宅垣忽壞,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將紅糖變白

【答案】D

【解析】

A.“薪柴之灰”中含有K2CO3,若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施用,則會因CO32-NH4+相互促進水解導致氮肥的損失,故A錯誤;

B.玻璃鋼是玻璃纖維與合成樹脂組成的復合材料,壓電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錯誤;

C.柳絮和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C錯誤;

D.“去土而糖白說明塌了的墻土具有吸附作用,將紅糖中的色素吸附而脫色變白,故D正確;

正確答案: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6 g銅和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隨著銅的不斷減少,反應生成氣體的顏色逐漸變淺,當銅反應完畢時,共收集到氣體1.12 L(標準狀況),則反應中消耗硝酸的物質的量為(  )

A. 0.05 mol B. 1 mol C. 1.05 mol D. 0.1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所示有關物質檢驗的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實驗結論

A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

該溶液一定含有SO32-

C

將某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

該氣體一定是SO2

D

將SO2通入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氣體,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渾濁

說明酸性:H2SO3>H2CO3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濕潤的 pH 試紙測定溶液的 pH 可能會產生誤差

B. 可以用向下排氣法收集 NO2

C.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苯和 CCl4

D. SiO2 中含 Al2O3 雜質,可加入足量 NaOH 溶液然后過濾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環(huán)境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華為麒麟980”手機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 高鐵復興號車廂連接關鍵部位使用的增強聚四氟乙烯板屬于高分子材料

C. 醫(yī)用雙氧水和酒精均可用于傷口清洗,兩者消毒原理相同

D. 純堿既可用于清洗油污,也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Y、Z位于同一主族。X的氣態(tài)氫化物常用作制冷劑。ZYW2能與水劇烈反應,可觀察到液面上有霧生成,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逸出,該氣體可使品紅溶液褪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最簡單氫化物的沸點:Z>Y

B. 原子半徑:W>Z>Y>X

C. ZY2通入石蕊試液中先變紅后褪色

D. ZYW2與水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Ba2+、NO3-、Cl-

B. 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Na+、NH4+、C1-、SO42-

C. c(Al3+)=0.1mol/L 的溶液中:K+、Mg2+、SO42-、AlO2-

D. 由水電離產生的 c(H+)=10-13mol/L 的溶液中:K+、Na+、I-、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M的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周期數的二倍,YZ、M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兩兩之間能相互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元素非金屬性由弱到強的順序:M、N、X

B.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由少到多的順序:YZX、M、N

C. 電解熔融的NZ形成的化合物可得到對應的NZ的單質

D. 單質Y的熔點高于單質Z的熔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SO2氣體通入下列溶液中,始終不變渾濁的是( )

①氯化鈣 ②硝酸鋇 ③硅酸鈉 ④偏鋁酸鈉 ⑤苯酚鈉 ⑥硫化鈉 ⑦氫氧化鈣

A. ①②⑦ B. ①⑥ C. D. ①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