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表示對應(yīng)化學(xué)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常溫下,由水電離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NH4+、Cl-、HCO3-

B.酸性碘化鉀溶液中滴加適量雙氧水:2I 2H+ H2O2=I2 2H2O

C.氫氧化鋇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Ba2++SO42=BaSO4

D.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32 CO2 H2O=2HCO3

【答案】B

【解析】

A、由水電離的c(H+)=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NH4+OH-能夠發(fā)生反應(yīng),HCO3-H+OH-均能反應(yīng),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I-具有還原性,H2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條件下,二者能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2I-2H+H2O2I2 2H2O,故B正確;

C、氫氧化鋇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離子方程式為:,故C錯誤;

D、因碳酸鈉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應(yīng)后生成的碳酸氫鈉會析出,因此其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為:,故D不正確;

故答案為:B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4mol A 氣體和2mol B 氣體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2A(g) B(g) 2C(g) 。若經(jīng) 2s 后測得C 的濃度為 0.6mol·L-1,現(xiàn)有下列幾種說法:

①用物質(zhì)A 表示的反應(yīng)平均速率為 0.3mol·L-1·s-1

②用物質(zhì)B 表示的反應(yīng)的平均速率為 0.6mol·L-1·s-1

2s 時物質(zhì)A 的轉(zhuǎn)化率為 70%

2s 時物質(zhì)B 的濃度為 0.7mol·L-1

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礎(chǔ)知識與技能考查

1Na2S2O3與稀硫酸反應(yīng)(化學(xué)方程式):___

2)泡沫滅火器是硫酸鋁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yīng),寫出相關(guān)離子方程式:___;

3)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熱攪拌的條件下加入一種試劑,過濾后,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鹽酸,這種試劑是___。(填寫化學(xué)式,只填一種即可)

4)碳酸氫鈉溶液中:比較c(H2CO3)___c(CO32-)(答><,=

5)常溫下,將0.1mol/L鹽酸和0.1mol/LNaOH按體積比119混合后,溶液的pH___

6)寫出碳酸鈉溶液的物料守恒___;在2mol/L的氨水中,加入等體積1mol/L的鹽酸,寫出質(zhì)子守恒(水的電離守恒):___;

7)如圖是甲烷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電池的負極是___(填“a”或“b”)極,該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裝置中能形成原電池的是(  )

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⑤⑥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平衡和難溶物的溶解平衡均屬于化學(xué)平衡。

(1)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H++A2-

①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兩種溶液:NaHA溶液的pH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Na2A溶液的pH。NaHA溶液中存在_______個平衡。

②某溫度下,若向0.1mol·L-1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1 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時該混合溶液中,下列關(guān)系中一定正確的是________

Ac(H+)·c(OH-)=1×10-14

Bc(Na+)+c(K+)=c(HA-)+2c(A2-)

Cc(Na+)<c(K+)

Dc(Na+)+c(K+)=0.1mol·L-1

③已知常溫下H2A的鈣鹽(CaA)的飽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aA(s)Ca2+(aq)+A2-(aq) ΔH>0。若要使該溶液中Ca2+濃度變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加入NH4Cl晶體 D.加入Na2A固體

(2)已知:常溫時CH3COOHCH3COO-+H+Ka=2×10-5則反應(yīng)CH3COO-+H2OCH3COOH+OH-的平衡常數(shù)Kh=________。

(3)常溫下,若在0.10mol·L-1 CuSO4溶液中加入NaOH稀溶液充分攪拌,有淺藍色氫氧化銅沉淀生成,當溶液的pH=8時,c(Cu2+)________mol·L-1{Ksp[Cu(OH)2]=2.2×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不需要棕色試劑瓶保存的試劑是

A. 硝酸銀 B. 濃硝酸 C. 濃硫酸 D. 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1CO2CH4轉(zhuǎn)化為CH3COOH的反應(yīng)歷程(中間體的能量關(guān)系如虛框中曲線所示),圖2為室溫下某溶液中CH3COOHCH3COO兩種微粒濃度隨pH變化的曲線。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A. CH4分子在催化劑表面會斷開C—H鍵,斷鍵會吸收能量

B. 中間體①的能量大于中間體②的能量

C. 室溫下,CH3COOH的電離常數(shù)Ka104.76

D. 升高溫度,圖2中兩條曲線交點會向pH增大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HC、N、OS等元素形成多種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重要應(yīng)用。

I.化工生產(chǎn)中用甲烷和水蒸氣反應(yīng)得到以COH2為主的混合氣體,這種混合氣體可用于生產(chǎn)甲醇,回答下列問題:

1對甲烷而言,有如下兩個主要反應(yīng):

CH4(g)+1/2O2(g)=CO(g)+2H2(g)H1=-36kJ·mol-1

2CH4(g)+H2O(g)=CO(g)+3H2(g)H2=+216kJ·mol-1

若不考慮熱量耗散,物料轉(zhuǎn)化率均為100%,最終爐中出來的氣體只有CO、H2,為維持熱平衡,年生產(chǎn)lmolCO,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催化脫氫可制得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一甲醛,制備過程中能量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

①寫出上述反應(yīng)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應(yīng)熱大小比較:過程I________過程II(、小于等于”)

II.3汽車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減少NOx的排放,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為環(huán)保領(lǐng)城的重要課題。某研究性小組在實驗室以Ag-ZSM-5為催化劑,刪得NO轉(zhuǎn)化為N2的轉(zhuǎn)化率隨溫度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若不使用CO,溫度超過775K,發(fā)現(xiàn)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NO)/n(CO)=1的條件下,為更好的除去NOx物質(zhì),應(yīng)控制的最佳溫度在_______K左右。

4車輛排放的氮氧化物、煤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是導(dǎo)致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钚蕴靠商幚泶髿馕廴疚NO。在5L密閉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假設(shè)無雜質(zhì)),一定條件下生成氣體EF。當溫度分別在T1T2時,測得各物質(zhì)平衡時物質(zhì)的量(n/mol)如下表:

物質(zhì)

溫度

活性炭

NO

E

F

初始

3.000

0.10

0

0

T1

2.960

0.020

0.040

0.040

T2

2.975

0.050

0.025

0.025

①寫出NO與活性炭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T1<T2ΔH_________0(“>”、“<”“=”);

③上述反應(yīng)T1時達到化學(xué)平衡后再通入0.1mol NO氣體,則達到新化學(xué)平衡時NO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100℃時,向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6 molL-1W后會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2W(g)=M(g) H =a kJ mol-1。其中M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反應(yīng)開始到剛達到平衡時間段內(nèi),υ(W) =0.02 molL-1s-1

B.a、b兩時刻生成W的速率:υ(a)<υ(b)

C.W濃度變化值表示的ab、bc兩個時段內(nèi)的反應(yīng)速率:υ(ab)>υ(bc) =0

D.其他條件相同,起始時將0.2 mol L-1氦氣與W混合,則反應(yīng)達到平衡所需時間少于60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