坩堝質(zhì)量 | 坩堝與晶體總質(zhì)量 | 加熱后坩堝與固體總質(zhì)量 | |
第一次稱量 | 第二次稱量 | ||
11.710g | 22.700g | 18.621g | a |
分析 (Ⅰ)根據(jù)亞硫酸鋇和硫酸鋇在鹽酸中的溶解性分析;加熱時有少量硫酸揮發(fā)進入氯化鋇溶液;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在溶液中能被氧氣生成硫酸;
(Ⅱ)(1)氮氣性質(zhì)穩(wěn)定,通氮氣能排凈裝置中的空氣中的氧氣;為除去反應中帶出的霧狀硫酸,可以將氣體通過飽和NaHSO3溶液;
(2)由于同時改變了兩個變量,無法確定到底是哪個變量的作用;
(Ⅲ)(1)由于兩次實驗誤差不超過0.001,所以若無需再進行第三次稱量;
(2)坩堝和固體總質(zhì)量的變化值即是水的質(zhì)量,硫酸銅固體的質(zhì)量=第二次稱量的質(zhì)量-坩堝的質(zhì)量,結(jié)合分解方程式計算.
解答 解:(Ⅰ)亞硫酸鋇能溶于鹽酸,硫酸鋇不溶于鹽酸,已知白色沉淀不溶于鹽酸,因此白色沉淀是硫酸鋇,
加熱時有少量硫酸揮發(fā)進入氯化鋇溶液,則硫酸會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由于BaSO3能夠溶于鹽酸,根據(jù)元素守恒可知該沉淀只能是BaSO4,所以有可能一是揮發(fā)出的H2SO4提供的SO42-與Ba2+反應生成的,也有可能是溶液中溶解的氧氣與SO2作用產(chǎn)生了硫酸,進而得到BaSO4;
故答案為:BaSO4;濃硫酸沸騰蒸出進入氯化鋇溶液生成沉淀;SO2被氧氣氧化成硫酸生成沉淀;
(Ⅱ)(1)氮氣性質(zhì)穩(wěn)定,通入N2一段時間可以排凈裝置中的空氣中的氧氣,以驗證上述原理是否正確;為除去反應中揮發(fā)出來的霧狀硫酸,可以將氣體通過飽和NaHSO3溶液;
故答案為:排除裝置內(nèi)的空氣(O2);飽和NaHSO3溶液;
(2)該實驗同時排除了空氣中氧氣的影響和揮發(fā)出來的硫酸的影響,同時改變了兩個變量,無法確定到底是哪個變量的作用,所以不能確定兩種假設中哪種正確;
故答案為:不能;因為同時改變了兩個變量,無法確定到底是哪個變量的作用;
(Ⅲ)(1)由于兩次實驗誤差不能超過0.001,則當?shù)诙螠y量的數(shù)據(jù)與第一次數(shù)據(jù)差別在0.001以內(nèi),則無需再進行第三次稱量,所以a的數(shù)值范圍應為18.621±0.001;
故答案為:18.621±0.001;
(2)坩堝和固體總質(zhì)量的變化值即是水的質(zhì)量,因此失去的結(jié)晶水質(zhì)量為22.700g-18.620g=4.08g,則n(H2O)=$\frac{4.08g}{18g/mol}$=0.227mol,硫酸銅固體的質(zhì)量=第二次稱量的質(zhì)量-坩堝的質(zhì)量,即18.620g-11.710g=6.910g,則n(CuSO4)=$\frac{6.910g}{160g/mol}$=0.0432mol,
CuSO4•xH2O $\frac{\underline{\;加熱\;}}{\;}$ CuSO4 +x H2O.
1 x
0.0432mol 0.227mol
則$\frac{1}{0.0432mol}$=$\frac{x}{0.227}$,解得:x=5.25,
故答案為:5.25.
點評 本題是以研究SO2的性質(zhì)為載體的實驗題,涉及硫酸的性質(zhì)、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實驗方案的評價、物質(zhì)組成的確定、化學計算等,題目綜合性較強,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與B形成的化合物為酸性氧化物 | |
B. | 簡單離子半徑:D>B>C | |
C. | 由這四種元素中的任意三種組成的無機鹽溶于水均可促進水的電離 | |
D. | 相同質(zhì)量的C、D單質(zhì)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前者生成的氫氣更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mol•L-1 | 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 溶液的密度/g•cm-3 | |
硫酸 | c1 | w1 | ρ1 |
氨水 | c2 | w2 | ρ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HCO3溶液的電離:NaHCO3═Na++HCO3- | |
B. | 氯化銨溶液的水解:NH4++H2O═NH3•H2O+H+ | |
C. | 碳酸鈉的水解:CO32-+2H2O═H2CO3+2OH- | |
D. | 氯化鋁和碳酸鈉溶液混合:2Al3++3CO32-+3H2O═2Al(OH)3↓+3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 (NH3)6]Cl3 | B. | [Co (NH3)3Cl3] | C. | [Co (NH3)4Cl2]Cl | D. | [Co (NH3)5Cl]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