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堿性溶液中,下列各項中的離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分析:溶液呈堿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如離子之間不發(fā)生反應生成沉淀、氣體、弱電解質(zhì)或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互促水解反應,則可大量共存,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解:A.在堿性溶液中,F(xiàn)e3+、Cu2+與OH-反應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Ag+與Cl-反應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可大量共存,故C正確;
D.Ca2+與CO32-反應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離子共存問題,明確離子的性質(zhì)是解答該類題目的關鍵,注意溶液呈堿性的要求,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朝陽區(qū)一模)有關元素A、B、C、D的信息如下:
元 素 有關信息
A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甲)能與其氣態(tài)氫化物(乙)反應生成鹽
B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A與B可形成一種質(zhì)量比為 7:12的化合物(丙)
C 單質(zhì)曾用于焊接鋼軌
D 單質(zhì)是生活中常見金屬,其制品在自然環(huán)境中被腐蝕呈現(xiàn)紅棕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C單質(zhì)來焊接鋼軌的化學方程式是
Fe2O3+2Al
 高溫 
.
 
Al 2O3+2Fe
Fe2O3+2Al
 高溫 
.
 
Al 2O3+2Fe

(2)有關C與D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③④
①③④
(填序號).
①C或D的高價鹽均可用做凈水劑
②用C或D單質(zhì)做成的槽車,都可用來運輸甲的稀溶液
③C、D的單質(zhì)與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C電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④C的合金可用來做車船材料和門窗等
(3)B的一種氫化物在堿性溶液中可與丙反應,生成物中A元素只顯其最高價態(tài),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N2O3+2OH-+2H2O2=2NO3-+3H2O
N2O3+2OH-+2H2O2=2NO3-+3H2O

(4)現(xiàn)取1mol/L 100mL的C的氯化物溶液,向其中加入1mol/L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了3.9g的沉淀,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可能是
150或350
150或350
mL.
(5)已知:2AB2(g)A2B4(g);△H<0.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將一定量AB2和A2B4的混合氣體通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中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①a、b、c、d四個點中,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
b、d
b、d
 點.
②25min時,增加了
NO2
NO2
(填物質(zhì)的化學式)
0.8
0.8
mol.
③a、b、c、d四個點中所表示的反應體系中,氣體顏色由深到淺的順序是
cdba
cdba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013

在強堿性溶液中,下列各離子組能大量同時共存的無色溶液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5分)有關元素A.B.C.D的信息如下:

元 素

有關信息

A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甲)能與其氣態(tài)氫化物(乙)反應生成鹽

B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A與B可形成一種質(zhì)量比為 7︰12的化合物(丙)

C

單質(zhì)曾用于焊接鋼軌

D

單質(zhì)是生活中常見金屬,其制品在自然環(huán)境中被腐蝕呈現(xiàn)紅棕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乙分子的空間構型________,用電子式表示乙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關C與D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號)。

①C或D的高價鹽均可用做凈水劑

②用C或D單質(zhì)做成的槽車,都可用來運輸甲的稀溶液

③C、D的單質(zhì)與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C電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④C的合金可用來做車船材料和門窗等

(3)B的一種氫化物在堿性溶液中可與丙反應,生成物中A元素只顯其最高價態(tài),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xiàn)取1 mol/L 100 mL的C的氯化物溶液,向其中加入1 mol/L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了3.9 g的沉淀,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mL。

(5)已知:2AB2(g)  A2B4(g);△H<0。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將一定量AB2和A2B4的混合氣體通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中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① a、b、c、d四個點中,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點。

② 25 min時,增加了_______(填物質(zhì)的化學式)________mol。

③a、b、c、d四個點所表示的反應體系中,氣體顏色由深到淺的順序是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卷 題型:填空題

(15分)有關元素A.B.C.D的信息如下:

元素
有關信息
A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甲)能與其氣態(tài)氫化物(乙)反應生成鹽
B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A與B可形成一種質(zhì)量比為 7︰12的化合物(丙)
C
單質(zhì)曾用于焊接鋼軌
D
單質(zhì)是生活中常見金屬,其制品在自然環(huán)境中被腐蝕呈現(xiàn)紅棕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乙分子的空間構型________,用電子式表示乙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關C與D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號)。
① C或D的高價鹽均可用做凈水劑
②用C或D單質(zhì)做成的槽車,都可用來運輸甲的稀溶液
③ C、D的單質(zhì)與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C電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④ C的合金可用來做車船材料和門窗等
(3)B的一種氫化物在堿性溶液中可與丙反應,生成物中A元素只顯其最高價態(tài),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xiàn)取1 mol/L 100 mL的C的氯化物溶液,向其中加入1 mol/L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了3.9 g的沉淀,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mL。
(5)已知:2AB2(g) A2B4(g);△H<0。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將一定量AB2和A2B4的混合氣體通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中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來源:學?啤>W(wǎng)Z。X。X。K]
① a、b、c、d四個點中,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點。
② 25 min時,增加了_______(填物質(zhì)的化學式)________mol。
③ a、b、c、d四個點所表示的反應體系中,氣體顏色由深到淺的順序是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年河北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卷 題型:填空題

(15分)有關元素A.B.C.D的信息如下:

元 素

有關信息

A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甲)能與其氣態(tài)氫化物(乙)反應生成鹽

B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A與B可形成一種質(zhì)量比為 7︰12的化合物(丙)[來源:]

C

單質(zhì)曾用于焊接鋼軌

D

單質(zhì)是生活中常見金屬,其制品在自然環(huán)境中被腐蝕呈現(xiàn)紅棕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乙分子的空間構型________,用電子式表示乙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關C與D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號)。

① C或D的高價鹽均可用做凈水劑

② 用C或D單質(zhì)做成的槽車,都可用來運輸甲的稀溶液

③ C、D的單質(zhì)與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C電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④ C的合金可用來做車船材料和門窗等

(3)B的一種氫化物在堿性溶液中可與丙反應,生成物中A元素只顯其最高價態(tài),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xiàn)取1 mol/L 100 mL的C的氯化物溶液,向其中加入1 mol/L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了3.9 g的沉淀,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mL。

(5)已知:2AB2(g)  A2B4(g);△H<0。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將一定量AB2和A2B4的混合氣體通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中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① a、b、c、d四個點中,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點。

② 25 min時,增加了_______(填物質(zhì)的化學式)________mol。

③ a、b、c、d四個點所表示的反應體系中,氣體顏色由深到淺的順序是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