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醚(CH3OCH3)被稱為21世紀的新型燃料,它清潔、高效、具有優(yōu)良的環(huán)保性能,甲醚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輕微的醚香味,其燃燒熱為1455kJ·mol-1。
(1)寫出甲醚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已知H2(g)和C(s)的燃燒熱分別是285.8kJ·mol-1、393.5kJ·mol-1;計算反應:4C(s)+6H2(g)+O2(g)=2CH3OCH3(g)的反應熱為____。
(2)工業(yè)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應如下:6H2(g)+2CO2(g)CH3OCH3(g)+3H2O(g)△H<0
①一定溫度下,在一個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該反應。下列能判斷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
a.c(H2)與c(H2O)的比值保持不變
b.單位時間內(nèi)有2mol H2消耗時,有1molH2O生成
c.容器中氣體密度不再改變
d.容器中氣體壓強不再改變
②溫度升高,該化學平衡移動后,達到新的平衡,CH3OCH3的產(chǎn)率將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CH3OCH3(g)+3O2(g)=2CO2(g)+3H2O(l) △H=-1455kJ/mol 338.8 kJ/mol ad 變小
【解析】
(1)依據(jù)燃燒熱的含義,結合書寫方法寫出熱化學方程式;依據(jù)燃燒熱寫出熱化學方程式,結合蓋斯定律計算得到所需熱化學方程式和對應焓變;
(2)①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平衡時各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含量等不再發(fā)生變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其它量不變,可由此進行判斷。
②根據(jù)反應放熱,結合溫度對平衡的影響作答。
(1)甲醚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tài)水,因燃燒熱為1455kJ/mol,則甲醚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CH3(g)+3O2(g)=2CO2(g)+3H2O(l) △H=-1455kJ/mol;
H2(g)和C(s)的燃燒熱分別是285.8kJmol1、393.5kJmol1,由此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①H2(g)+1/2O2(g)=H2O(l) △H1=285.8 kJ/mol;
②C(s)+O2(g)=CO2(g) △H2=393.5 kJ/mol;
③CH3OCH3(g)+3O2(g)=2CO2(g)+3H2O(l) △H3=1455kJ/mol;
依據(jù)蓋斯定律計算①×3+②×2③得到反應熱化學方程式為:2C(s)+3H2(g)+1/2O2(g)═CH3OCH3(g) △H=169.4 kJ/mol;
則4C(s)+6H2(g)+O2(g)═2CH3OCH3(g) △H=338.8 kJ/mol;
故答案為:CH3OCH3(g)+3O2(g)=2CO2(g)+3H2O(l) △H=-1455kJ/mol;338.8 kJ/mol;
(2)①a.在反應達平衡前,c(H2)與c(H2O)的比值在變小,故當c(H2)與c(H2O)的比值保持不變時,能說明反應達平衡;
b.單位時間內(nèi)有2mol H2消耗時一定會有1mol H2O生成,故不能作為平衡的標志;
c.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全是氣體,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可知,在反應過程中氣體的質(zhì)量一直不變,而又是恒容的容器,即氣體體積不變,故氣體密度ρ=m/V一直不變,故密度不變不能作為平衡的標志;
d.此反應是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有改變的反應,即在平衡之前,容器中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和壓強在變化,故當壓強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平衡;
故答案為:ad;
②反應放熱,故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CH3OCH3的產(chǎn)率將變小,故答案為:變小。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設計如圖裝置(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以探究潮濕的Cl2與Na2CO3反應得到固體物質(zhì)的成分。
(1)試劑X的化學式________。A中制取Cl2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劑Y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
(3)通入一定量潮濕的Cl2反應后,經(jīng)檢測,D中只有Cl2O一種氣體,C中除含一種氯鹽外,同時含有NaHCO3等,某同學對C中所得固體殘渣的成分進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1:存在兩種成分:NaHCO3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設2:存在三種成分:NaHCO3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寫出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限選實驗試劑和儀器:蒸餾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試管、小燒杯。
實驗步驟 |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
步驟1:取C中的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滴加足量蒸餾水至固體溶解,然后將所得溶液分別置于A、B試管中 | |
步驟2:向A試管中滴加BaCl2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 |
步驟3: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4)已知Cl2O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則D中Cl2O進入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平衡體系:aA(g)+bB(g)cC(g)+dD(g);正反應放熱,有下列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A.若溫度不變,容器體積擴大一倍,此時A的濃度是原來的0.45倍,則a+b>c+d
B.若從正反應開始,平衡時A、B的轉化率相等,則投入A、B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a:b
C.若平衡體系中共有氣體M mol,再向其中充入bmolB,達到平衡時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M+b)mol,則a+b>c+d
D.若從正反應開始,A、B的初始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則平衡時A、B的轉化率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新型的電解廢水處理技術是以活性炭為電極板和粒子凝膠顆粒填充的電解裝置(如圖所示)。用該裝置電解過程中產(chǎn)生的羥基自由基(OH)氧化能力極強,能氧化苯酚為CO2、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陽極電極反應為2H2O—4e-=O2↑+H+
B.H+通過離子交換膜向陰極移動
C.苯酚被氧化的化學方程式為C6H5OH+28OH=6CO2↑+17H2O
D.每轉移0.7mole一兩極室共產(chǎn)生氣體體積為11.2L(標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都為兩種化合物溶于水時電離出的離子:①Na+、OH-、,②H+、Cl-、,③Na+、K+、OH-,④Na+、K+、,其中按照僅由酸、堿、鹽依次電離的是( )
A. ②③④ B. ②①④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A、B、C、D四種元素,A的最高正價與其最低負價的絕對值之差為6;A、D次外層都是8個電子,A與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陰、陽離子;B有兩個電子層,其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shù)和為0;C2-與氬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1)試寫出上述各元素的符號: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畫出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A:________________,C2-:__________。
(3)元素A、C、D形成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
(4)寫出A、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裝置及操作均正確的是
A. 圖I中A盛放碳酸氫鈉,B盛放碳酸鈉,可對比二者的熱穩(wěn)定性
B. 圖II可用于在碳酸鈉溶液中提取碳酸鈉固體
C. 圖III為鈉與水的反應現(xiàn)象探究實驗的裝置
D. 圖IV為實驗室制備觀察氫氧化亞鐵的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濃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可發(fā)生化學反應。
(1)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用下圖所列各裝置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上述反應所產(chǎn)生的各種產(chǎn)物。
這些裝置的連接順序(按產(chǎn)物氣流從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裝置中導管口的編號):
____接 ____,____接____,____接 ____。
(3)實驗時可觀察到裝置①中A瓶中的溶液褪色,C瓶中的溶液不褪色。B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C瓶中所加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裝置②中所加固體藥品是無水硫酸銅,裝置③中所加試劑是 _____________;裝置④中帶活塞的儀器名稱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關系,對下列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交叉關系
B. 單質(zhì)與非電解質(zhì)屬于包含關系
C. 溶液與分散系屬于并列關系
D. 化合物與電解質(zhì)屬于包含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