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1-3,試回答:

圖1-1-3

(1)A、B、C三點的含義__________。

(2)A、B、C三點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

(3)D、B、E三點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C點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簯?yīng)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點B在溶解度曲線上,B點為飽和溶液;過A、C兩點作溫度軸的垂線交溶解度曲線于A′和C′點,A′點在A點之下,表明A中所含溶質(zhì)多于飽和溶液,為過飽和溶液。C′點在C之上,表明C中溶解的溶質(zhì)的量少于飽和溶液,為不飽和溶液。(2)由(1)中分析可知A中多出的溶質(zhì)不會溶解,仍為飽和溶液,所以質(zhì)量分數(shù)有A=B>C,(3)由圖示可知,在100 g H2O中,D、B、E三點所含溶質(zhì)的質(zhì)量相等,D點屬過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其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B、E兩點,即D<B=E。(4)要使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可采用降溫、蒸發(fā)溶劑、加入溶質(zhì)等措施。

答案:(1)A點為過飽和溶液,B點為飽和溶液,C點為不飽和溶液

(2)A=B>C  (3)D<B=E

(4)蒸發(fā)溶劑、加入溶質(zhì)、降溫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學習周報 化學 人教課標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學年 第3期 總第159期 人教課標版 題型:022

(1)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amol/L Na2SO4溶液,當含mg鈉離子時,溶液的體積是________mL;若該硫酸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b%,則此Na2SO4溶液的密度是________g/mL

(2)摩爾質(zhì)量為Mg/mol的某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現(xiàn)有t2℃時300 g該物質(zhì)的溶液,恒溫蒸發(fā)掉50 g水后,溶液恰好達到飽和,此飽和溶液的密度為ρ g/cm3,則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mol/L.若再將此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不含結(jié)晶水)的質(zhì)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為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yīng),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1】銅與濃硫酸反應(yīng),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2)、熄滅酒精燈后,因為有導管存在,B中的液體不會倒吸,其原因是:                      

拆除裝置前,不打開膠塞,為了使裝置中的殘留氣體完全被吸收,應(yīng)當采取的操作是:                            

【實驗2】實驗中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除了產(chǎn)生白色固體外,在銅絲表面還有黑色固體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氧化銅、氧化亞銅、硫化銅、硫化亞銅。

查閱資料:

①氧化亞銅在酸性環(huán)境下會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yīng)生成Cu2+和銅單質(zhì),在空氣中充分煅燒,可以轉(zhuǎn)化為氧化銅。

②硫化銅和硫化亞銅常溫下都不溶于稀鹽酸,在空氣中充分煅燒,均轉(zhuǎn)化為氧化銅和二氧化硫。

為了研究甲的成分,該小組同學在收集到足夠量的固體甲后,進行了如下實驗:

(3)、步驟②中檢驗濾渣是否洗滌干凈的實驗方法是:                                   。

(4)、固體乙在空氣中煅燒時,使用的實驗儀器除了玻璃棒、三腳架、酒精燈外,還必須有:

                                           。

(5)、確定乙是否煅燒完全的操作是:                                             。

(6)、煅燒過程中一定發(fā)生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為:                                   。

高氯酸銨(NH4ClO4)是復(fù)合火箭推進劑的重要成分,實驗室可通過下列反應(yīng)制�。�

    NaClO4(aq)+NH4Cl(aq) NH4ClO4(aq)+NaCl(aq)

(7)、用氨氣和濃鹽酸代替NH4Cl,上述反應(yīng)不需要外界供熱就能進行,其原因是:        

                                             。

(8)、反應(yīng)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0.30和0.l5(相關(guān)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從混合溶液中獲得較多NH4ClO4晶體的實驗操作依次為(填操作名稱)蒸發(fā)濃縮,          ,過濾,           、干燥。

為了測定樣品中NH4ClO4的含量,裝置如上圖所示(加熱裝置、儀器固定裝置已略去),實驗步驟如下:

(9)、步驟3中,準確取用24.00 mL H2SO4(aq)的玻璃儀器是                

(10)、實驗中確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實驗步驟是             (填寫步驟編號)。

(11)、必須重復(fù)實驗2~3次,其原因是                                           。

(12)、如果0.320 g試樣中含NH4ClO4的準確值為0.095g,而實驗測定結(jié)果是0.092g 。該實驗

的相對誤差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屆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抽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為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yīng),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1】銅與濃硫酸反應(yīng),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2)、熄滅酒精燈后,因為有導管存在,B中的液體不會倒吸,其原因是:                      。
拆除裝置前,不打開膠塞,為了使裝置中的殘留氣體完全被吸收,應(yīng)當采取的操作是:                            。
【實驗2】實驗中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除了產(chǎn)生白色固體外,在銅絲表面還有黑色固體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氧化銅、氧化亞銅、硫化銅、硫化亞銅。
查閱資料:
①氧化亞銅在酸性環(huán)境下會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yīng)生成Cu2+和銅單質(zhì),在空氣中充分煅燒,可以轉(zhuǎn)化為氧化銅。
②硫化銅和硫化亞銅常溫下都不溶于稀鹽酸,在空氣中充分煅燒,均轉(zhuǎn)化為氧化銅和二氧化硫。
為了研究甲的成分,該小組同學在收集到足夠量的固體甲后,進行了如下實驗:

(3)、步驟②中檢驗濾渣是否洗滌干凈的實驗方法是:                                   。
(4)、固體乙在空氣中煅燒時,使用的實驗儀器除了玻璃棒、三腳架、酒精燈外,還必須有:
                                           。
(5)、確定乙是否煅燒完全的操作是:                                             。
(6)、煅燒過程中一定發(fā)生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為:                                   
高氯酸銨(NH4ClO4)是復(fù)合火箭推進劑的重要成分,實驗室可通過下列反應(yīng)制�。�
    NaClO4(aq)+NH4Cl(aq) NH4ClO4(aq)+NaCl(aq)
(7)、用氨氣和濃鹽酸代替NH4Cl,上述反應(yīng)不需要外界供熱就能進行,其原因是:        
                                             。
(8)、反應(yīng)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0.30和0.l5(相關(guān)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從混合溶液中獲得較多NH4ClO4晶體的實驗操作依次為(填操作名稱)蒸發(fā)濃縮,          ,過濾,           、干燥。

為了測定樣品中NH4ClO4的含量,裝置如上圖所示(加熱裝置、儀器固定裝置已略去),實驗步驟如下:

(9)、步驟3中,準確取用24.00 mL H2SO4(aq)的玻璃儀器是                。
(10)、實驗中確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實驗步驟是             (填寫步驟編號)。
(11)、必須重復(fù)實驗2~3次,其原因是                                           。
(12)、如果0.320 g試樣中含NH4ClO4的準確值為0.095g,而實驗測定結(jié)果是0.092g。該實驗
的相對誤差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上海市普陀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抽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為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yīng),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1】銅與濃硫酸反應(yīng),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2)、熄滅酒精燈后,因為有導管存在,B中的液體不會倒吸,其原因是:                       。

拆除裝置前,不打開膠塞,為了使裝置中的殘留氣體完全被吸收,應(yīng)當采取的操作是:                             。

【實驗2】實驗中發(fā)現(xiàn)試管內(nèi)除了產(chǎn)生白色固體外,在銅絲表面還有黑色固體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氧化銅、氧化亞銅、硫化銅、硫化亞銅。

查閱資料:

①氧化亞銅在酸性環(huán)境下會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yīng)生成Cu2+和銅單質(zhì),在空氣中充分煅燒,可以轉(zhuǎn)化為氧化銅。

②硫化銅和硫化亞銅常溫下都不溶于稀鹽酸,在空氣中充分煅燒,均轉(zhuǎn)化為氧化銅和二氧化硫。

為了研究甲的成分,該小組同學在收集到足夠量的固體甲后,進行了如下實驗:

(3)、步驟②中檢驗濾渣是否洗滌干凈的實驗方法是:                                    

(4)、固體乙在空氣中煅燒時,使用的實驗儀器除了玻璃棒、三腳架、酒精燈外,還必須有:

                                            。

(5)、確定乙是否煅燒完全的操作是:                                              。

(6)、煅燒過程中一定發(fā)生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為:                                    。

高氯酸銨(NH4ClO4)是復(fù)合火箭推進劑的重要成分,實驗室可通過下列反應(yīng)制�。�

    NaClO4(aq)+NH4Cl(aq) NH4ClO4(aq)+NaCl(aq)

(7)、用氨氣和濃鹽酸代替NH4Cl,上述反應(yīng)不需要外界供熱就能進行,其原因是:        

                                             

(8)、反應(yīng)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0.30和0.l5(相關(guān)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從混合溶液中獲得較多NH4ClO4晶體的實驗操作依次為(填操作名稱)蒸發(fā)濃縮,           ,過濾,            、干燥。

為了測定樣品中NH4ClO4的含量,裝置如上圖所示(加熱裝置、儀器固定裝置已略去),實驗步驟如下:

(9)、步驟3中,準確取用24.00 mL H2SO4(aq)的玻璃儀器是                 。

(10)、實驗中確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實驗步驟是              (填寫步驟編號)。

(11)、必須重復(fù)實驗2~3次,其原因是                                            。

(12)、如果0.320 g試樣中含NH4ClO4的準確值為0.095g,而實驗測定結(jié)果是0.092g 。該實驗

的相對誤差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