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請寫出明礬做凈水劑凈水時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將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體積變化),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編號 | 起始濃度/(mol·L-1) | 反應后溶液的pH | |
c(HA) | c(KOH) | ||
① | 0.1 | 0.1 | 9 |
② | x | 0.2 | 7 |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實驗①反應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 實驗①反應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
C. 實驗②反應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
D. 實驗②反應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食物放在冰箱中會減慢變質(zhì)的速率
B. 實驗室制備CO2時,可通過升高溫度來加快反應速率
C. 實驗室用鐵片和稀硫酸制備H2時,選用98% H2SO4能加快反應速率
D. 實驗室制取H2時,常用鋅粒代替鋅粉以降低反應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溴在自然界中有兩種同位素,這兩種同位素原子大約各占一半,已知溴的核電荷數(shù)為35,溴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80,則溴的這兩種同位素的中子數(shù)分別為( 。
A.79,81
B.44,46
C.45,46
D.44,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溫同壓下兩個容積相等的貯氣瓶,一個裝有CO,一個裝有N2和CO2的混合氣體,兩瓶氣體一定相同的是( )
A.物質(zhì)的量和質(zhì)量
B.原子總數(shù)
C.分子總數(shù)
D.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氧化碳是用途非常廣泛的化工基礎原料,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yè)上可以用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
已知; CO2(g)+3H2(g)CH3OH(l)+H2O(l) △H=-131.0kJ/mol;
H2(g)+ O2(g)= H2O(l) △H=-285.8 kJ/mol。
CH3OH的燃燒熱△H=_______。
(2)在催化劑作用下,CO2和CH4可以直接轉(zhuǎn)化為乙酸:
CO2(g)+CH4(g)CH3COOH(g) △H=+36.0 kJ/mol
在不同溫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變化如右圖所示。
①當溫度在250℃~300℃范圍時,乙酸的生成速率減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當溫度在300℃~400℃范圍時,影響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②欲使乙酸的平衡產(chǎn)率提高,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標號)。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增大壓強 D.降低壓強
(3)高溫下,CO2與足量的碳在密閉容器中實現(xiàn)反應: C(s)+CO2(g)2CO(g)。
①向容積為1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0.2molCO2,在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時CO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CO2)隨溫度的變化如右圖所示。則該反應為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某溫度下,若向該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molCO2,平衡____(填“正向”“逆向”“不”)移動,達到新平衡后,體系中CO的百分含量________ (填“變大”“變小”“不變”)。
②向壓強為p體積可變的恒壓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650℃時反應達平衡,CO的體積分數(shù)為40.0%,則CO2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_____。氣體分壓(p分)=氣體總壓(p總)×體積分數(shù),用某物質(zhì)的平衡分壓代替物質(zhì)的量濃度也可以表示化學平衡常數(shù)(記作Kp),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_(用含p的代數(shù)式表示),若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V(CO2): V(CO)=5:4的混合氣體,平衡______(填“正向”“逆向”“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由CH4和CO組成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gL﹣1 , 則混合氣體中CH4和CO的質(zhì)量比為( )
A.1:2
B.8:7
C.2:3
D.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