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肼(N2H4)是一種燃料,已知:
①N2(g)+2O2(g)=2NO2(g)△H=+67.7kJ/mol
②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③H2O(g)=H2O(l )△H=-44kJ/mo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②中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
B.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 kJ/mol
C.鉑作電極,KOH溶液作電解質溶液,由反應②設計的燃料電池,當電路中轉移0.16mole-,生成N211.2g
D.鉑作電極,Na2SO4作電解質溶液,由反應②設計的燃料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恢復至原溫度,Na2SO4溶液的pH不變

分析 A.反應②為放熱反應,放熱反應中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
B.氣態(tài)水具有能量較高,則該反應放出熱量大于反應②;
C.反應②中生成1mol氮氣消耗1mol氧氣,轉移了4mol電子,據(jù)此計算轉移0.16mole-生成氮氣的量;
D.用惰性電極電解硫酸鈉溶液時,實質為水解水.

解答 解:A.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該反應的焓變?yōu)樨撝,為放熱反應,則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故A正確;
B.根據(jù)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可知: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 kJ/mol,液態(tài)水具有能量較低,則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 kJ/mol,故B錯誤;
C.反應②中轉移0.16mole-生成氮氣的物質的量為:1mol×$\frac{0.16mol}{4mol}$=0.04mol,生成氮氣的質量為:28g/mol×0.04mol=1.12g,故C錯誤;
D.鉑作電極、Na2SO4作電解質溶液,由反應②設計的燃料電池,電解實質為電解水,工作一段時間后恢復至原溫度,Na2SO4溶液的pH不變,仍然為7,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應熱與焓變的應用,題目難度中等,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反應熱與焓變的應用、電解原理等知識,明確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之間的為解答關鍵,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鈦礦工業(yè)中的酸性廢水富含Ti,F(xiàn)e等元素,其綜合利用如圖:

已知: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強酸性溶液中.
(l)TiO2+鈦的化合價為+4
(2)步驟I中檢驗鈦礦廢水中加入鐵屑是否足量的試劑是BD.
A.稀H2SO4   B.NaOH溶液  C.Zn片  D.KSCN溶液
(3)操作a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操作a使用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杯、酒精燈和漏斗.
(4)步驟Ⅲ中反應溫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避免溫度過高碳酸氫銨分解,減少鐵離子的水解程度.
(5)已知Ksp(Fe(OH)2)=8×10-16,步驟Ⅲ中,F(xiàn)eCO3達到溶解平衡時,若室溫下測得溶液的pH為8.5,c(Fe2+)=1×10-6 mol/L.試判斷所得的FeCO3中沒有(填“有”或“沒有”)Fe(OH)2;步驟Ⅳ中,為了得到較為純凈的Fe2O3,除了適當?shù)臏囟韧,還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向容器中補充適量的空氣.
(6)向“富含TiO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得到固體TiO2•nH2O.請結合原理和化學用語解釋其原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TiO2++(n+1)H2O?TiO2•nH2O+2H+,加入的Na2CO3粉末與H+反應,降低了溶液中c(H+),促進水解平衡向生成TiO2•nH2O的方向移動.
(7)a操作前最好增加一步操作,此操作是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A(g)+B(g)?C(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到平衡后,根據(jù)下列圖象判斷:

(1)升溫,達到新平衡的是B(填A、或B…),新平衡中C的體積分數(shù)減。ㄌ睢霸龃蟆、“減小”、“不變”,).
(2)降壓,達到新平衡的是C(填A、或B…),A的轉化率減。ㄌ睢霸龃蟆、“減小”、“不變”,).
(3)減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E(填A、或B…).
(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A(填A、或B…),此時B的轉化率增大(填“增大”、“減小”、“不變”,),A的轉化率減。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不變”,).
(5)使用催化劑,達到平衡的是D(填A、或B…),A的轉化率不變(填“增大”、“減小”、“不變”,),C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填“增大”、“減小”、“不變”,).
(6)已知,B是有色氣體,A、C均無色,若維持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充入氖氣時,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淺后變深(填變深、變淺、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與Y原子可形成具有10個電子的M分子,Y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M反應會生成一種離子化合物,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W元素的單質可用于自來水的消毒殺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非金屬性:Y>X>W(wǎng)
B.Z與W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共價鍵
C.一定條件下Z3Y2與水反應可生成M
D.工業(yè)上用W單質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制取漂白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鐵和濃硫酸反應的產(chǎn)物及性質,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開始前,先打開彈簧夾通一段時間N2,關閉彈簧夾后,在A中滴加一定量的濃硫酸,觀察實驗現(xiàn)象,然后加熱,觀察到A中有白霧生成,鐵片上有氣泡產(chǎn)生.已知A中白霧是硫酸與水形成的酸霧.請回答下列問題:
(1)鐵片上滴入濃硫酸未加熱前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原因是鐵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或鐵發(fā)生鈍化.
(2)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B裝置中溶液褪色,取出A中的溶液少許,加入KSCN溶液未出現(xiàn)血紅色,寫出此時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H2SO4(濃)$\frac{\underline{\;\;△\;\;}}{\;}$FeSO4+SO2↑+2H2O.
(3)C裝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氣體中硫酸蒸汽,則盛放的溶液是D.
A水              B NaOH溶液         C Na2SO3          D NaHSO3溶液
(4)實驗開始前,先通一段時間N2的目的是除去裝置內(nèi)的空氣(或氧氣),防止二氧化硫被氧化.
(5)可以證明H2SO3是弱酸的實驗裝置是D.
(6)E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該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還原性.
(7)裝置F的作用是尾氣處理,防止污染空氣,寫出該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NaCl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制一系列物質(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灰乳與Cl2的反應中,Cl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B.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C.圖示的轉化反應中有3個分解反應
D.圖示的轉化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3 gNa+中含有NA個電子
B.硫酸的摩爾質量與硫酸分子的質量相等
C.NA個CC14分子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 L
D.18 g H2O中含有NA個H2、NA個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FeBr2、FeI2,若向該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氣,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結果溶液變成血紅色,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氣后原溶液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不能確定通入氯氣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靜置,向上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氧化物和氟化物的熔點和摩氏硬度:
化合物NaFMgF2MgOSiF4SiO2
熔點/K1266153431251831983
摩氏硬度3,26.06.57
①兩種氧化物MgO和SiO2的晶體類型分別是離子晶體、原子晶體
②表格中幾種氟化物熔點差異的主要原因是NaF與MgF2為離子晶體,SiF4為分子晶體,故SiF4的熔點低;Mg2+的半徑比Na+的半徑小,Mg2+帶2個單位正電荷數(shù)比Na+多,故MgF2的熔點比NaF高
③1mol SiO2中含有4molSi-O鍵,Si和O原子配位數(shù)之比為2:1
④NaF、MgF2、MgO、SiF4、SiO2中化學鍵能夠代表分子真實組成的是SiF4
(2)  比 的沸點高(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