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X、Y、Z是周期表中相鄰的三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XZ的核電荷數(shù)之比為3:4,X、Y、Z分別與氫元素能形成氫化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Z是第二周期IVA族元素

B.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Y>X

C. 非金屬性:X>Y>Z

D. X、Y、Z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

【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XC;YN;ZO。AZ是第二周期ⅥA族元素,錯誤;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 Y﹥X,正確;C.題意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數(shù)越大,則元素的非金屬性就越強。所以非金屬性:X< Y <Z,錯誤;D.由于元素的非金屬性X< Y <Z,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則其對應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就越強,所以X、YZ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常采用的方法有:過濾、蒸發(fā)、蒸餾、萃取、滲析、加熱分解等。請你判斷下列各組混和物的分離或提純應采用什么方法

(1)實驗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懸浮有CaCO3微粒,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微粒。

(2)實驗室中采用水解法制取的Fe(OH)3膠體中常常含有雜質Cl離子,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Fe(OH)3膠體中混有的雜質Cl離子。

(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鹽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4)粗鹽水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鈣、氯化鎂及一些硫酸鹽。對粗鹽水中的這些雜質可依次加入合適沉淀劑、并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精鹽。

(5)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40ml,0.50mol/L的鹽酸與40ml,0.55mol/L的NaOH溶液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

回答下列問題:

(1)中和熱測定的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實驗時,還需測量的數(shù)據(jù)有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反應前鹽酸溶液的溫度

B.反應前鹽酸溶液的質量

C.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

D.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E.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

F.反應后混合溶液的質量

某學生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序號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鹽酸

氫氧化鈉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據(jù)該學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假定該學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實驗中改用100mL0.50mol/L的鹽酸與100mL0.55mol/L的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己知A、C的原子序數(shù)之差為8,A、B、C三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5,B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簡單離子的半徑:B>C>D>A B. BC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穩(wěn)定存在

C. CD不可能形成化合物C2D2 D. BD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研究亞鐵鹽與H2O2溶液的反應。

【實驗I】試劑:酸化的0.5mol·L-1 FeSO4溶液(pH =0.2),5%H2O2溶液pH=5)

操作

現(xiàn)象

2mL上述FeSO4溶液于試管中,加入55%H2O2溶液

溶液立即變?yōu)樽攸S色,稍后,產(chǎn)生氣泡。測得反應后溶液pH = 0.9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變紅

1上述實驗中H2O2溶液與Fe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產(chǎn)生氣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試劑: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 H2O2溶液(pH=5)

操作

現(xiàn)象

2mL5%H2O2溶液于試管中,

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

溶液立即變?yōu)樽攸S色,產(chǎn)生大量氣泡,并放熱,反應混合物顏色加深且有渾濁。測得反應后溶液pH =1.4

3將上述混合物分離,得到棕黃色沉淀和紅褐色膠體。取部分棕黃色沉淀洗凈,加4 mol·L-1鹽酸,沉淀溶解得到黃色溶液。初步判斷該沉淀中含有Fe2O3,經(jīng)檢驗還含有SO42-。檢驗棕黃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對于生成紅褐色膠體的原因,提出兩種假設:

ⅰ.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 Fe2+氧化的產(chǎn)物發(fā)生了水解

①根據(jù)實驗記錄否定假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驗證假設ⅱ: __________溶液,加熱,溶液變?yōu)榧t褐色,pH下降,證明假設ii成立。

5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產(chǎn)生紅褐色膠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與實驗相同,除了產(chǎn)生與相同的現(xiàn)象外還生成刺激性氣味氣體,該氣體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但不褪色。

6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由實驗I、、可知,亞鐵鹽與H2O2反應的現(xiàn)象與______________(至少寫兩點)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熱化學反應方程式:①2H2(g)+O2(g)=2H2O(l);△H1=-571.6KJ· mol-1

②2H2O(l)=2H2(g)+O2(g); ΔH2=?。

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分子數(shù)

B. 該反應的ΔH2大于零

C. ΔH1時氫氣的燃燒熱

D. ∣△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有很多化學問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醫(yī)療上,氫氧化鈉是治療胃病的一種藥劑

B. 某飲料中含有的興奮性物質咖啡因屬于有機物

C. 食品工業(yè)中的高分子分離膜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D. 日常食用的冰糖、麥芽糖都屬于單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R、W5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它們可組成離子化合物Z2Y和共價化合物RY3、XW4,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原子半徑:ZRW

B. X2W6分子中各原子均滿足8電子結構

C. 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mWHnR

D. 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存在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NOx、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1)處理含SO2煙道氣污染的一種方法是將其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單質S。根據(jù)已知條件寫出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CO(g)O2(g)===CO2(g)ΔH=-283.0 kJ·mol1

S(s)O2(g)===SO2(g)ΔH=-296.0 kJ·mol1

(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學煙霧和臭氧層損耗的主要氣體。

已知:①CO(g)NO2(g)===NO(g)CO2(g)ΔH=-a kJ·mol1(a>0)

2CO(g)2NO(g)===N2(g)2CO2(g)ΔH=-b kJ·mol1(b>0)

若在標準狀況下用2.24 L CO還原NO2N2(CO完全反應),則整個過程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mol,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__kJ(用含有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