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抗癌藥物是己烷雌酚白色粉末,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它的一種合成原理如圖1:
有關的實驗步驟為(實驗裝置見圖2):
①向裝置A中依次加入沸石、一定比例的試劑X和金屬鈉.
②控制溫度300℃,使反應充分進行.
③向冷卻后的三頸燒瓶內加入HI溶液,調節(jié)pH至4~5.
④在裝置B中用水蒸氣蒸餾,除去未反應的試劑X.
⑤…
(1)裝置A中冷凝管由a端(填“a”或“b”)通入冷凝水.
(2)步驟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裝置B中玻璃管的作用為平衡氣壓,檢查裝置是否阻塞.
(4)當觀察到裝置B的冷凝管中液體變?yōu)闊o色透明,說明水蒸氣蒸餾結束.
(5)進行步驟⑤實驗時,有下列操作(每項操作只進行一次):
a.過濾;                                b.加入水進行反萃取;
c.冷卻、抽濾,用水洗滌晶體;            d.向三頸燒瓶中加入乙醇,得己烷雌酚的乙醇溶液.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dbca(填字母).

分析 (1)根據采用逆流冷凝效果好判斷;
(2)根據實驗原理可知,在鈉的作用下先生成在酸性條件下與HI反應生成,據此答題;
(3)根據裝置圖可知,玻璃管可以平衡氣壓,檢查裝置是否阻塞;
(4)X、碘甲烷難溶于水,所以當觀察到裝置B的冷凝管中 液體變?yōu)闊o色透明,說明水蒸氣蒸餾結束,X已經除去;
(5)⑤實驗主要目的是提純己烷雌酚,用反應萃取的方法,先將己烷雌酚溶于乙醇,再用水除去乙醇,過濾可得最終產品.

解答 解:(1)根據采用逆流冷凝效果好可知,冷凝管由a通入冷凝水,
故答案為:a;
(2)根據實驗原理可知,在鈉的作用下先生成在酸性條件下與HI反應生成,所以步驟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3)根據裝置圖可知,玻璃管可以平衡氣壓,檢查裝置是否阻塞,
故答案為:平衡氣壓,檢查裝置是否阻塞;
(4)X、碘甲烷難溶于水,所以當觀察到裝置B的冷凝管中 液體變?yōu)闊o色透明,說明水蒸氣蒸餾結束,X已經除去,
故答案為:液體變?yōu)闊o色透明;
(5)⑤實驗主要目的是提純己烷雌酚,用反應萃取的方法,先將己烷雌酚溶于乙醇,再用水除去乙醇,過濾可得最終產品,所以實驗的順序為dbca,
故答案為:dbca.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實驗的方案和設計,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及實驗流程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定溫度下,將a mol PCl5通入一個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PCl5(g)?PCl3(g)+Cl2(g),平衡時測得混合氣體的壓強為p1,此時向容器中再通入a mol PCl5,在相同溫度下再次達到平衡時,測得壓強為p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2p1>p2B.PCl5的分解率增大
C.p1>p2D.Cl2的體積分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控制變量法是化學實驗中的一種常用方法,如表是某課外興趣小組研究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和鋅反應的實驗數據(計算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分析以下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序號硫酸的體積/mL鋅的質量/g鋅的形狀溫度/℃完全溶于酸的時間/s生成硫酸鋅的質量/g
50.02.0薄片15200m1
50.02.0薄片25100m2
50.02.0顆粒2570m3
50.02.0顆粒3535m4
50.02.0粉末25t15.0
50.04.0粉末25t2m5
50.06.0粉末25t314.9
50.08.0粉末25t419.3
50.010.0粉末25t5m6
50.012.0粉末25t619.3
(1)實驗①和實驗②表明溫度對反應速率有影響,對這一規(guī)律進行研究的實驗還有一組是③和④(填實驗序號).研究鋅的形狀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時,我們最好選取實驗②、③和⑤(填3個實驗序號).上述實驗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
(2)下列數據推斷正確的是AD
A.t1<70  B.t1>t4  C.m1<m2   D.m6=19.3
(3)若采用與實驗①完全相同的條件,但向反應窗口中滴加少量硫酸銅溶液,發(fā)現反應速率明顯加快,原因是CuSO4與Zn反應產生的Cu,Cu與Zn形成銅鋅原電池,加快了H2產生的速率.
(4)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2.4mol/L,實驗⑥生成的硫酸鋅的質量m5=9.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化學活動小組按如圖所示流程由粗氧化銅樣品(含少量氧化亞鐵及不溶于酸的雜質)制取無水硫酸銅.

已知Fe3+、Cu2+、Fe2+三種離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范圍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下列實驗裝置不可能用到的是①③(填序號)

(2)物質X應選用②(填序號)
①氯水       ②雙氧水        ③鐵粉         ④高錳酸鉀
(3)從溶液C中制取硫酸銅晶體的實驗操作為蒸發(fā)濃縮 冷卻結晶、過濾、自然干燥.
(4)用“間接碘量法”可以測定溶液A中Cu2+(不含能與I-發(fā)生反應的雜質)的濃度.過程如下:
第一步:移取10.00mL溶液A于100mL容量瓶,加水定容至100mL.
第二步:取稀釋后試液2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過量KI固體,充分反應生成白色沉淀與碘單質.
(已知2Cu2++4I-=2CuI↓+I2
第三步: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用0.05000mol•L-1的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前后共測定三組.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的體積如下表:(已知:I2+2S2O32-═2I-+S4O62-
滴定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滴定前讀數(mL)0.100.361.10
滴定滴定后讀數(mL)20.1220.3422.12
①滴定中,試液Na2S2O3應放在堿式滴定管(填“酸式滴定管”或“堿式滴定管”),滴定終點的現象是
最后一滴試液滴入,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振蕩半分鐘,溶液無明顯變化.
②溶液A中c(Cu2+)=0.500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納米材料二氧化鈦(TiO2)可做優(yōu)良的催化劑.
I.工業(yè)上氧化鈦的制備方法:
①將干燥后的金紅石(主要成分為TiO2,主要雜質SiO2)與碳粉混合裝入清華路中,在高溫下通入Cl2反應,制得混有SiCl4雜質的TiCl4
②將SiCl4分離,得到純凈的TiCl4
③在TiCl4中加水、加熱,水解得到沉淀TiO2•xH2O.
④TiO2•xH2O高溫分解得到TiO2
(1)根據資料卡片中信息判斷,分離TiCl4與SiCl4的混合物所采取的操作名稱是蒸餾.
(2)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TiCl4+(x+2)H2O $\frac{\underline{\;\;△\;\;}}{\;}$TiO2•xH2O↓+4HCl.
Ⅱ.據報道:能“吃廢氣”的“生態(tài)馬路”是在鋪設時加入一定量的TiO2,TiO2受太陽光照射后,產生的電子被空氣或水中的氧獲得,生成H2O2.其過程大致如下:
a.O2→2O    b.O+H2O→2OH    c.OH+OH→H2O2
(3)b中破壞的是極性共價鍵(填“極性共價鍵”或“非極性共價鍵”)
(4)H2O2能清除路面空氣中的CxHy、CO等,主要是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 (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Ⅲ.某研究小組用下列裝置模擬“生態(tài)馬路”清除CO的原理.(夾持裝置已略去)

(5)如緩慢通入22.4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CO氣體,結果NaOH溶液增重16.5g,則CO的轉化率為37.5%.
(6)當CO氣體全部通入后,還要通一會兒空氣,其目的是將殘留在裝置中的CO2氣體排出,被NaOH溶液吸收,減小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有機物的反應往往伴隨副反應發(fā)生,因此 需要分離提純.有一種水果香精的合成步驟如下:
Ⅰ合成:
在干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11.5mL(9.3g,0.125mol)正丁醇、7.2mL(7.5g,0.125mol)冰醋酸和3~4滴濃H2SO4,搖勻后,加幾粒沸石,再按圖1所示裝置安裝好.在分水器中預先加入5.00mL水,其水面低于分水器回流支管下沿3~5mm,然后用小火加熱,反應大約40min.
Ⅱ分離提純:
①將燒瓶中反應后的混合物冷卻后與分水器中的酯層合并,轉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0mL水、10mL 10% 碳酸鈉溶液洗至中性,充分振蕩后靜置,分去水層.
②將酯層倒入小錐形瓶中,加少量無水硫酸鎂干燥.
③將乙酸正丁酯粗產品轉入50mL蒸餾燒瓶中,加幾粒沸石進行常壓蒸餾,收集產品.
主要試劑及產物的物理常數如下:
化合物正丁醇冰醋酸乙酸正丁酯正丁醚
密度/(g/mL)0.8101.0490.8820.7689
沸點/℃117.8118.1126.1143
在水中的溶解性易溶易溶難溶難溶
制備過程中還可能有的副反應:
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1)合成和分離過程中均使用沸石,其作用防止液體加熱時發(fā)生暴沸.
(2)如圖1整個裝置可看作由分水器、圓底燒瓶和冷凝管組成,其中冷水應從b(填a或b)管口通入.
(3)在操作步驟②后(即酯層用無水硫酸鎂干燥后),應先過濾(填實驗操作名稱),然后將乙酸正丁酯粗產品轉入蒸餾燒瓶中,如果蒸餾裝置如圖2所示,則收集到的產品中可能混有正丁醚雜質.
(4)步驟③的常壓蒸餾,需控制一定的溫度,你認為在BD中加熱比較合適(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
A.水                  B.甘油(沸點290℃)
C.沙子                D.石蠟油(沸點200~300℃)
(5)如何根據裝置中的實驗現象判斷該合成反應達到了終點分水器中水面不再升高.
(6)反應結束后,若放出的水為6.98mL(水的密度為1g/mL),則正丁醇的利用率約為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在一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6mol H2,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H<0,5min時達到平衡,測得c(NH3)=0.5mol•L-1
(1)該條件下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frac{{{c^2}(N{H_3})}}{{c({N_2})•{c^3}({H_2})}}$.
(2)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H2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5mol•L-1•min-1
(3)若平衡時,移走1mol N2和3mol H2,在相同溫度下再次達到平衡時c(NH3)<0.25mol•L-1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可逆反應mA(g)?nB(g)+pC(g)△H=Q,溫度和壓強的變化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分別符合下圖中的兩個圖象,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m<n+p,Q>0B.m>n+p,Q>0C.m<n+p,Q<0D.m>n+p,Q<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已知反應A(g)+B(g)?C(g)+D(g)的平衡常數K值與溫度的關系如表所示.830℃時,向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 A和0.20mol B,10s時達平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溫度/℃7008301200
K值1.71.00.4
A.反應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5 mol•L-1•s-1
B.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
C.該反應正向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動
D.達到平衡后,B的轉化率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