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l2(SO4)3可除去酸性廢水中的懸浮顆粒 |
B.氯氣與石灰乳反應能得到含氯漂白劑 |
C.燃煤時加入適量石灰石,可減少廢氣中SO2的排放 |
D.工業(yè)上硝酸可用于制化肥、農藥、炸藥和染料等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實驗現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釋的是
A.品紅溶液中分別通入SO2和Cl2,品紅均褪色 |
B.濃硫酸和濃鹽酸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濃度都會降低 |
C.溴水分別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
D.雞蛋白溶液中分別加入NaCl溶液和CuCl2溶液,均有固體析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過程中,始終無明顯現象的是
A.HCl通入Fe(NO3)2溶液中 | B.CO2通入Ca(NO3)2溶液中 |
C.Cl2通入Na2SiO3溶液中 | D.NH3通入Ca(HCO3)2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MgO、Al2O3熔點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
B.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雜質 |
C.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應選擇試劑為鹽酸,而不是硝酸 |
D.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易發(fā)生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現象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 | 試管口出現紅棕色氣體 | 溶液中NO3-被Fe2+還原為NO2 |
B |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鹽酸無現象,滴加BaCl2后出現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加兩滴酚酞顯淺紅色,微熱 | 紅色加深 | 鹽類水解是吸熱反應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熱幾分鐘,冷卻后再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 | 無磚紅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沒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制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和凈化裝置)。僅用此裝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質完成相關實驗,最合理的選項是
選項 | A中的物質 | B中的物質 | C中收集的氣體 | D中的物質 |
A | 濃氨水 | CaO | NH3 | H2O |
B | 濃硫酸 | Na2SO3 | SO2 | NaOH溶液 |
C | 稀硝酸 | Cu | NO2 | H2O |
D | 濃鹽酸 | MnO2 | Cl2 | 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裝置可用于收集氣體并驗證其某些化學性質,正確的是( )
選項 | 氣體 | 試劑 | 現象 | 結論 |
A | NH3 | 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色 | NH3的水溶液顯堿性 |
B | Cl2 | 紫色石蕊試液 | 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
C | C2H2 | 溴水 | 溶液褪色 | C2H2分子中含碳碳雙鍵 |
D | X | KI淀粉溶液 | 溶液變藍 | X可能是Cl2或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按下圖所示轉化關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實現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FeCl3 | FeCl2 | Fe2O3 | Fe(OH)3 |
B | Cu | CuO | CuSO4 | CuCl2 |
C | NO | HNO3 | NO2 | NH3 |
D | Al(OH)3 | NaAlO2 | Al2O3 | Al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